生活垃圾依法强制分类,上海走过了一整年。
这一年,垃圾分类对于市民生活的影响,对于一座城市的影响,远不只“分一分”“扔一扔”这样的意识和动作。
它考验着人们生活习惯的主动养成,考验着社区治理“三驾马车”的合力,考验着城市基层“神经末梢”的活力能力,更是一座超大城市落脚“精细化”的一个具体可感的入手。
老百姓口头,对于这一年的收获,有着异常生动的打趣:“有的社区头上红了,有的社区头上绿了,还有社区头上花了”。
红了,是指有社区在基层党建红色引领下,“三驾马车”齐发力“管”好了分类;绿了,是指有社区完成干湿分离百分百,源头减量也不少,被赋予绿色环保的“抬头”;花了,是指有社区启用花式科技助阵,增设智能摄像头,把大数据链接上垃圾厢房,采用微生物技术直接吞下湿垃圾降解反哺绿化……
数字,印证了这番齐心协力——截至今年5月,全市日均湿垃圾分出量同比增长58.9%;干垃圾日均处置量同比下降25.4%。
走过一年,特别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我们距离这项事关城市高质量发展、市民高品质生活的新时尚究竟还有多远?
答案:任重道远。
看看缩在居民家门口角落里的“垃圾暂存桶”,翻翻社区志愿者手头的民情日志,查查各级城运中心后台数据,听听那些因工作错开“定时定点”而不得不揣着垃圾到处跑的“尴尬”……就不难理解,真正“习得”这一新时尚,需要我们的思维和手势再科学些、人性化些,需要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感再高涨些、强化些;更需要我们引入“全周期”思维,从聚焦“分不分”,到关注分得“好不好”,再到进一步将视线前移,关注更为关键和本质的源头减量。
比如,倡导简单生活,关注粮食节约,拒绝过度包装等等,这样一种理念、视角、习惯与美德,更需要长期倡导、培养和鼓励。助推垃圾分类从高强度投入的“攻坚战”转为常态长效制度化的“持久战”。
走过一年,垃圾分类不仅是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重要举措,成为社会治理的良好支点,更在“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大背景下,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提供了一个精准的实践平台。
生活垃圾分类,上海将继续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常抓不懈,“分”出因地制宜的特色,“分”出闭环管理的成色,“分”出一座城市最动人的底色、最温暖的亮色。
作者:顾一琼
编辑:范菁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