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历上的“2020年第一季度”即将翻篇,惊心动魄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几乎让社会“停摆”的同时,也让大众在心理上承受了一次过山车般的剧烈震荡。
疫情第一阶段(心理恐慌期)一项涉及近5.3万人的心理压力线上自评结果显示,35%的参评者存在较严重的情绪反应。其中,焦虑情绪最为突出。针对疫情第二阶段(心理胶着期)心理热线求助内容的分析发现,睡眠问题、烦躁情绪上升到了突出位置。以各地支援湖北医疗队有序撤离为标志,中国国内的抗疫形势大体上已进入第三阶段(心理康复或重建期)。对线上求助内容的初步分析显示,此期情绪问题总体在进一步减少,除抑郁占比上升外,多样化、个性化、现实困难所致的心理问题正日益增多。而这,却是热线平时所遇问题的“常态”。如果说耻感、隐私顾虑(哪怕线上的)使心理援助情况尚不具代表性的话,将咨询个案数量的逐渐减少,其他与复工复学、权益保障等有关的平台咨询量的上升,以及网络上关注主题的变化等综合起来看,依然可以佐证“社会心态正在走入常态”这一判断。疫情尚未结束、口罩尚未摘除、对境外疫情的关注才刚开始,线上心理咨询倒似乎已“春江水暖鸭先知”。
社会心态在重大疫情防控中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公众的信心不仅有助于大家减少恐慌、严格自律、众志成城,而且有助于其中的脆弱个体减轻无助、无力感,提升自我效能感。它是保护社会抵御疫情重创的“免疫力”所在。在这次疫情对中国社会“免疫力”的考验中,我们应该是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的。为这份答卷加分的,正是疫情阴霾下的每一个个体。社会心理能先于疫情走向大体上的平复,个体心理的“复原力”功不可没。
心理研究发现,“复原力”主要由三个重要能力组成:接受并战胜现实困难的能力;在危机时刻寻找生活价值、认清生活目标的能力;随机应变找到解决问题办法的能力。对大多数常人来说,没经过严格培训和锻炼,其中任何一种能力恐怕都较难在短期内养成。因此,与抗击新冠肺炎的一线作战几乎同步,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和精心指挥下,公众心理疏导、心理危机干预等工作有效发挥了“助攻”作用。从心理专家加入医疗救治队伍、线上开辟心理援助,到分阶段有重点地针对人群开展心理科普教育,一系列科学有序的行动为个体心理“复原力”的提升拉起了一道绵密的网。
当前,随着境外疫情发展以及输入病例不断被检出,国人面临着另一次心理考验:对可能“漏网”的病毒携带者的恐惧以及在境外的亲人健康的担忧、居家或集中隔离观察人员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对经济生活和返校复课等全面恢复时机无法把控的焦虑、居家过久的老人和儿童可能出现的情绪行为问题、特定群体如一线医护人员和基层工作人员连续作战后的心理耗竭(以及其中部分人员撤离一线后的心理创伤修复)等等,这些问题从根本上有赖于大众对各种现实难题的一一解决,也需要广大心理健康工作者、相关专业队伍毫不松懈地持续发力。下一步工作的重心,仍应以帮助个体提升“复原力”为方向,锁定心理问题突出的特定人群,依靠各部门和各专业配合协同,精细疏导,精准干预。我们每个人也应在此役中树立起“自身心理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主动关心自身和身边人的心理健康,学习心理调适技术,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场起于新冠肺炎这一生理疾病的“危”,正孕育着整体提升社会心理健康素养的“机”。这种提升,有可能使公众今后在应对类似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心理正常“弹性”的范围变得更大些,整个社会也将因此变得更加从容和“抗压”。
作者:谢斌(作者为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医师)
编辑:范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