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致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贺信中指出,中国正致力于实现高质量发展,人工智能发展应用将有力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智能化水平,有效增强公共服务和城市管理能力。
去上海西岸看未来,人工智能正持续不断地来到我们的身边: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的前端交互和后台决策的智慧能级正在全面跃升,无人机、无人驾驶、无人超市、无人商店、无人物流的无人技术正在更为广泛的领域和行业得到试水和应用,移动化、屏幕化、可视化、音频化的发展趋势正在注入更多的智能化要素,万物互联的智能感知、整合一体的数据平台、智慧数据的算力算法等都为“城市大脑”提供了日新月异的智能化和精细化思考能力……我们正迎来万物赋能的新时代。主动追寻万物赋能时代的创新密码,着力打造国家人工智能发展高地,以万物赋能、万物计算、万物安全、万物便民续写智慧城市发展的新篇章,必将为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为实现卓越的全球城市发展目标注入万物赋能时代的大智慧和新动能。
在万物赋能的新时代,智慧城市的治理体系正面临深刻重塑。在破除旧动能、培育新动能的转型过程中,需要具有体系赋能的新思维,即各城市单元应实现从单点智能到全局智能的转型重塑。大数据之“大”,正在于数据的联通,迫切需要打破部门间的“数据烟囱”,拆除产业间的数据藩篱;各城市肌体的组成既要合而为一,更要融为一体,实现从物理整合到化学融合,赋能城市各系统各层级的大数据中心以算力与算法,实现全新的数据治理,以保障并强化人工智能的兼容性、完整性、安全性、可信性、可用性和移动性。此外,今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的主题为“推动人工智能的正当使用,造福全人类”,呼吁发掘人工智能潜力,加速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联合国也曾召开“人工智能向善”大会,这些都为我们在城市治理中趋利避害提供了有益启示。
上海城市的巨量数据流为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提供了重要驱动和战略资源,有学者将大数据的发展喻为“数据洪流的雪崩”,因此需要导入智慧数据的理论与实践,通过数据湖(Data Lakes)、边缘计算等开发挖掘的敏捷方法,将数据驱动与知识驱动有机结合,实现自然智慧、人类智慧和机器智慧的共舞融合。在万物赋能的进程中,也应当在数据伦理、数据规范、数据安全、数据立法、数据公平、数据权力等方面提出先行先试的理论认知、实践经验、法规制定和路径方法。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发布的2017年《中国网民网络安全意识调研报告》显示,82.6%的网民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的网络安全培训,72.6%的网民遭遇过网络诈骗。可见,以数据安全为核心的网络安全教育已迫在眉睫。
智能化关键在人,最终也必须服务于人。在万物赋能的新时代还要注重培养能够在上海智慧城市建设中有所创新的时代新人。2018年2月,世界教育联谊会报告中提出了数字智力(Digital Intelligence)的命题,认为数字智力是社会、情感和认知能力的总和,使个人能够面对挑战,适应数字化生活的需要。对于成千上万的城市市民而言,数字智力是21世纪技能发展的基本前提。显然,继智商、情商、钱商等之后,数商将成为未来提升市民素养的重点。诚如国际科学理事会秘书长埃里克·伊斯梅尔·扎德所指出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实现更高效的沟通和交流,将科学知识以一种最合适的方式传播给社会和普通群众。
科技改变生活,智慧开启未来。但“处理好人工智能在法律、安全、就业、道德伦理和政府治理等方面提出的新课题,需要各国深化合作、共同探讨”。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正是提供了这样一个汇聚世界智慧的平台和通道。
作者:王世伟(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研究员)
编辑:范菁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