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成果发布会暨“加强新时代‘一带一路’话语体系建设研讨会”日前在上海市委党校召开。会议发布了由上海市委党校讲师邹磊博士主持的该项目英译版成果《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政治经济学》(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hina’s Belt and Road In itiative,译者为章志萍博士)。该书今年5月由新加坡世界科技出版社出版,是我国首部由国外主流出版机构出版的 “一带一路”英文著作。然而,在对两位青年学者的成果感到欣喜之余,我们也不得不看到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在国际学术领域话语权不足的现状。“一带一路”倡议如此规制宏大、涉及的区域如此地广人众,国内的相关研究如此不胜枚举,但由我国学者撰写的相关外语学术论著却为数寥寥,与上述背景形成了较大的反差。
包括“一带一路”研究在内的我国哲学和社会科学研究获得充分国际学术影响力和话语权的一个瓶颈显然就是语言障碍。目前,国内已有越来越多的社科类外文网站、外文或双语期刊,越来越多的学者已具备用外文撰写社科学术论著的能力,越来越多的机构举办各种国际性社科学术会议,并且越来越多的社科论著被译成外文在国际上发表,但是这些载体和成果仍远远不能反映近年来国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迅速发展的基本态势。事实上,由于国内外文网站和期刊的数量、品质和影响力都有待提高,以及国外有关期刊和出版机构的政治偏见和学术傲慢,这些载体尚不足以在整体上改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缺乏国际影响力和关注度的局面。
缺乏国际学术话语权的一个也许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目前我国仍是学术大国而非学术强国(大国学术)的学术国情。一国的国际学术话语权并非孤立的存在,而是该国综合学术能力的组成部分。“大国学术”的形成需要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需要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庞大社会和经济资源的支持;
——拥有本国的体制完备、国际一流的高等教育、留学生教育、学术研究和学术出版系统;
——拥有国际公认的知识和理论体系、强大的学术原创能力、活跃的学术批评、严格的学术诚信制度、公平的学术评价体系,以及充分的国际话语权;
——拥有广泛的国际战略布局、丰富的国际学术交流经验、完整齐备的档案文献和数据资料,能够为国际社会提供学术公共产品;
——依赖高水准的国民科学素质、持续稳定的国内政治和宽松开放的学术环境。
近年来尽管我国的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已有较快进步,但从“学术大国”发展为“大国学术”显然还有很大的跨度。
在2016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全面阐述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高到体现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度。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计划,就是旨在解决我国对外战略和国际影响力方面“软硬失衡”的问题,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服务国家总体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并且全面提升我国学术界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和话语权。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走出国门”是我国全方位“走出去”战略十分重要的一环,而“一带一路”倡议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为大国学术的形成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一带一路”建设呼唤大国学术,而大国学术将有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目前,我国大规模、单方面地引入和译介西方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时代行将结束,在社会科学领域一个中外更加平等互动的时代正在到来。在这一学术时代交替的过程中,上海作为具有中外文化交融历史传统和海纳百川城市精神的国际大都市应发挥独特的优势,尤其要花大力气建设在哲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对外翻译长效机制,这既可推动上海甚至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国际化,又可培养一支哲学社会科学界的专业翻译队伍,创建上海学术发展的新品牌,为扭转在中外哲学社会科学交流领域我国目前的“入超”局面和话语权“赤字”,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作出上海应有的贡献。
作者:徐以骅(上海市政府参事、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链接:学林脉动|新书
促进民心相通,媒体如何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促进民心相通,媒体不能缺位。”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在上海大学举办智库专题聚智会,来自京沪两地的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知名专家,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中上海媒体的作用,出谋划策,深入研讨。专家们一致认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上海肩负着“桥头堡”的光荣使命,媒体要强化责任担当,创新报道方式,对全世界讲好“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故事。(吴圆圆)
8本专著聚焦“一带一路”
日前,“‘一带一路’建设理论与实践丛书”新书发布研讨会在上海社科院举行。此套丛书共8本,是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学者集体攻关的成果。丛书从金融、贸易、投资、全球治理、大国合作等8个方面对“一带一路”建设的不同领域进行了深入阐述。
编辑:陈昭旭 责任编辑:杨逸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