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鼓励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为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贡献才情和智慧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两年前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鼓励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为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贡献才情和智慧。
站在思想的云端,走进现实的深处
两年来,理论界围绕话语体系建设积极建言献策,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中华文明复兴、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学术评价与学术共同体建设等多种角度展开深入研讨。笔者认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形成并走向成熟的标志是:在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处真正实现原创性的思考,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使传统意义上的学科理论有效回应现实的需求,并找到言之成理、逻辑清晰、系统科学的学术表达方式,以理论的不断推进有力配合和支持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当然,这套话语体系本身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如果我们回顾马克思主义哲学40年来研究主题、研究方式及所形成的总体学术风貌,无论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所催生并形成的认识论研究热、“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热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体系的改革,90年代所聚焦的发展问题、文化问题、价值问题、人的问题以及所关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还是21世纪对马克思文本的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的探索,之所以能够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价值论、历史观等领域取得显著成绩并基本奠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科布局,是因为广大的理论工作者能立足社会历史现实,努力站在时代思想的云端,既有学术风范,又不失人间情怀。笔者认为,这样一种顶天立地的胸襟是今后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应该继续坚持的价值取向。
推动集成创新,提升话语表达的专业水平
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围绕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跨学科交流,这对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建设富有启示意义。身体哲学的研究也许是一个具体案例:法国知觉现象学家梅洛-庞蒂提出“具身的主体性”,认为身体的知觉就是行为产生的基础,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以身体为中介;中国的道教围绕身体形成了一套关于颜色、骨密度、内质和修身方式;而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指出:“无论是通过劳动而生产自己的生命,还是通过生育而生产他人的生命,就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认为身体生产和生存的空间都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跨学科进行身体哲学的研究,既能有像马克思那样的宏观视野的把握,又有认知心理学和脑科学关于具体方法的了解,还能兼具更加微观的技术层面的考虑,为进一步的集成创新奠定基础。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应当支持和鼓励这样的方向。
21世纪初,由于国际上《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的编辑出版,特别是我国对于这一新版本的引进,马克思文本研究引人注目,也有效促进了中国学者与国外学者的交流和对话。新时代,我们既要充分利用好改革开放40年形成的学术积累,也要善于学习世界各国已有的学术积累,在此基础上寻找共同点和交叉面,促成彼此“听得见”“听得懂”“听得进”,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及其表达具有公共性、专业性和科学性。为此,要认真研究原创性思想产生、有效传播和实际运用的各个过程,在互联网时代赢得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深广空间。
中国知识分子历来崇尚“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秉持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就一定能够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作者:黄凯锋(上海社科院哲学所副所长、研究员)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