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手术台上的葛均波每次只能救治一位病人;而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在全国两会平台上,葛均波则有机会通过提案建言改善亿万人的健康状况。
今年全国两会上,一直领创新风气之先的葛均波向记者透露了他在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些实践和思考,其中不少内容已化为提案,以推动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加速我国心血管健康迎来拐点
“中国心血管健康指数”是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推动研发的重要成果,葛均波是该研究的主导者之一,他告诉记者,这是全球第一个用于评估人群心脑血管健康水平的指数:“欧洲、美国心脏病学会对我们能研发出这样一个权威、公正、科学的指标体系,既赞叹,又羡慕。因为他们目前暂时还不具备条件和能力。”
这个指数是大数据时代的产物。它根据一套指标体系,对国家级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后,能对一个特定区域人群的心血管健康状况进行评分。葛均波透露,目前北京、上海、浙江、江苏位居第一梯队,心血管健康指数都在70分以上,其中京沪仅相差0.1分。总体上,全国各地心脑血管健康状况差异较大,80%的省区市低于60分,最低的只有30分。
过去十年,我国心血管学科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和进展,然而心血管疾病依然是国人当前的首要健康威胁,这让葛均波十分忧虑。他告诉记者,全国每五位成年人中就有一人罹患心血管疾病;每两个死亡病例中就有一例死于心血管疾病。每年,我国心血管病人住院费用逾700亿元,其增速甚至远超GDP增速。
要有效降低心血管病的死亡率,必须把握心血管防控的各个重要因素。于是,这个“国际首创”的心血管健康指数应时而生。葛均波说,指数评估了五个维度52项指标——心血管疾病流行情况、危险暴露情况、防控情况、救治情况和公共卫生政策。无论政府、医疗机构、急救体系,还是医生、公众、患者,都能从中得到启示和指导。以上海为例,实际上本地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暴露情况,包括吸烟率、盐摄入水平、肥胖率等在全国并无优势,进不了前五位,但通过综合防控,显著提升了上海的心血管健康总得分。
葛均波说,国家可以高度关注这一指数,并以其为抓手,完善心血管疾病防治体系建设和顶层设计,建立相关防治体系;同时,公众也可据此改变生活方式,“推动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尽快下降,推动拐点早日到来,是心血管医生的责任和使命。”
人工智能或许是一个新的突破口
不论生活在哪里,不论贫穷还是富有,每个人都应该拥有健康的权利。在葛均波看来,借助科学方法,心血管健康水平可以尽可能缩小差异;除了以心血管健康指数等为依据开展防控,人工智能或许是一个新的突破口。
去年全国两会,人工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葛均波当时就快人一步,以“加快人工智能医学应用开发步伐”为题递交提案,获得了国家相关部门的积极回应。今年,葛均波继续以人工智能建言,提出一系列体现前瞻性、战略性的建议;不同的是,今年的他已经是一位人工智能的“深度参与者”。
过去一年,葛均波深度参与、主导了一个心血管疾病辅助诊疗人工智能项目的研制。他告诉记者,这位“人工智能医生”目前已初具雏形,可以从病人的陈述中找出关键信息,给出诊断建议。葛均波透露,不久前他曾作为考官在心内科医生的职称答辩中给出一道考题:一位53岁的女性病人,子宫肌瘤手术后三天因胸痛、呼吸困难就诊,医生该怎么诊断?
结果,有一位争取正高职称的医生因为坚持“心肌梗死”的判断,而被该题绊倒。同样的题目,葛均波的“人工智能医生”有望结合各种状况,给出正确的诊断建议:肺栓塞。
“临床医学与人工智能的结合是医学在21世纪非常重要的课题,也是我国重大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葛均波说,未来在医疗领域,人工智能将在智能诊断、影像识别、精准治疗及用药方面发挥作用,催生新一代可穿戴系统、手术机器人等装备,还可应用于新药研发、流行病监测、公共卫生防控布局等。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广大基层医疗机构如果能得到人工智能的帮助,就能更好地扮演“健康守门人”,做实“家门口的好医生”。
但医疗人工智能还刚刚起步,面临不少挑战。葛均波说,“医学+人工智能”本应是一个知识不断输入、机器不断学习、反馈的循环。但目前许多医学人工智能并未遵循这样的路径,关键是临床医学和计算机科学之间存在鸿沟。过去一年的研发让葛均波对此深有体会:医生和信息技术专家时常会有“鸡同鸭讲”的感觉,结果要么是医疗知识无法导入机器深度学习,要么计算机面对海量医疗信息无所适从。
目前,葛均波已向国家有关方面建议,成立国家级临床医学人工智能应用开发研究院,逐步梳理出我国临床医学人工智能的发展规律和路径。他更希望国家进一步鼓励优秀的医学团队与人工智能团队深度合作,深度交叉:“通过国家层面的推动,相信我国医疗人工智能的理论、技术和应用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文:张懿
图:赵立荣
编辑:王翔
责任编辑:钮怿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