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提供丰富精神食粮。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
全国人大代表刘艳对于精神食粮一词印象很深,因为在两会上她带来了一份《关于加大力度扶持网络视听行业创作精品内容的建议》,她认为,网络视听节目是面向大众传播精神文化的产品,它应该肩负起思想引领、精神激励、文化支撑的重要使命。
网络视听行业是一个新兴产业,随着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影响力的提升,当前各种社会资本参与网络视听节目内容生产制作的热情不断高涨,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刘艳认为,网络视听行业发展也面临着一些凸显问题,表现在网络视听节目内容监管难度大幅度提升。
“现在节目来源越来越广泛,播出平台越来越多样,节目传播渠道越来越个性化,传播过程越来越隐蔽,这些都为不良内容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所以未来有关部门对网络视听节目内容的监管难度会越来越大。”刘艳坦言。
她更加担心的是,90后、00后都已经是“网生代”,而如今的青年文化都在网络平台发源,网络平台对社会价值观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青少年,本身的防御力不强,对于世界充满好奇,如果没有好的价值观加以引导,对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不利。
事实上,这几年政府部门已经加强了对网络视听节目的监管。2016年11月4日,国家网信办曾发布了《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并于12月1日正式施行,规定明确提出了“双资质”的要求。但刘艳认为,光靠政府部门的监管有时候会显得滞后,“不能等问题出来了、爆发到一定程度了,才有监控。”
在目前的情况下,不少网络平台正在加强对网络视听节目的把关。此前,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轮值总裁兼大优酷事业群总裁杨伟东曾提出过“一同三新”的概念,即在同一审核标准下的新视听、新故事和新知识。在中国首档街舞选拔类真人秀《这!就是街舞》中,优酷甚至要求选手提供社交账号,对选手严查背景,力求展现正能量;而微博等也早已对平台上发布的视听内容有了一整套审查体系,在线把关。
“网络平台需要承担起监管作用,成为视听节目的‘把关人’。”刘艳认为,对于网络视听节目的监管,政府与平台的责任要层次分明,首先,政府要在顶层设计上有规定,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划出一道红线;其次,平台在技术层面也需要监控,从技术层面删除不健康、不符合价值观的内容。
“我们现在在讲大数据,平台的技术能力可以发挥作用,比如,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是否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实时监控?”刘艳认为,现在互联网无处不在,我们虽然强调事中事后监管,但是事前监管也很重要,光靠政府部门的审查有滞后性,要做到‘制度上明确底线,个人自律和平台他律’相结合。”
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创新”一词出现了53次,“互联网”则提出了10次,其中7次是“互联网+”。刘艳认为,信息时代,互联网能促进文化的快速传播,政府部门既要开放包容地促进网络视听节目的发展,又要引导规范这个新兴的文化传播形式,“平台是很好的媒介和载体,可以用来宣扬好的、正能量的节目,这也是未来我们要做的事,要发挥好平台的价值。”
文:徐晶卉
图:叶辰亮
编辑:孔韬
责任编辑:钮怿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