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类器官的开发是为了解决神经科学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难题——没有现实的人脑模型。但当科学家攻克一个个难题,使大脑类器官可以植入大鼠并影响其行为,一系列有关伦理的担心也随之而来。
2021年,美国国家科学院聚集了一批科学家和社会学家,讨论人脑类器官的伦理问题。斯坦福大学的法学教授汉克·格里利说,他们首先同意的一件事是停止将大脑类器官称为“迷你大脑”。格里利说,在啮齿动物身上这样做没有人担心,但是如果在黑猩猩身上尝试,就应该进行讨论。
随着科学家们越来越接近于准确地模仿人类大脑,伦理问题就变得越来越紧迫。“大脑控制着我们的自由意志,包括我们如何做决定,以及我们如何感知世界。”美国埃默里大学的神经伦理学项目主任凯伦·罗姆范格认为,“这就是大脑不同于其他器官的原因,不仅在生物学上,而且在文化上”。
不过,科学家首先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有机体是否能发展出意识;二是如果它们发展出意识,我们是否会知道。
这种担忧很可能源于科学家对大脑类器官中所产生的自发电信号的研究。
2019年,科学家在大脑类器官中测到了电活动。通过将电极连接到这些细胞组织上,他们检测到了与人脑中形成的阿尔法、伽马和德尔塔波相似频率的波。此外,他们观察到的信号发射模式表明,不同的大脑类器官区域在相互“交谈”。
科学家们对这一发现感到震惊。不难想象,在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大脑类器官会变得越来越复杂。但要对大脑类器官产生意识进行监控,唯一的问题是,人们尚未掌握对意识的经验性测量——科学家和医生还不能就昏迷者是否具有某种程度的意识达成一致,更不用说要对一个独立的有机体进行意识的测定。
他们现在能做的事情,就是观察植入了人类大脑类器官的动物。美国国家科学院的报告建议,应监测可能表明疼痛或意识状态改变的动物行为变化。
此外,该报告还指出,对于那些将细胞作为脑器官植入动物大脑的组织捐赠者,其知情同意书应有所不同。目前,美国联邦法规规定,研究人员在使用捐赠的组织进行研究之前必须获得知情同意,但一些人认为,对用于大脑类器官的组织应该有额外的规定。
格雷利说,他敦促科学家告知捐赠者,他们捐赠的细胞将被转化为脑器官,并可能转移到非人类动物身上。据说,这有时会使他们改变主意。不通知组织捐赠者会有额外的风险,即不尊重捐赠者的价值观,这甚至可能会减少公众对科学的支持。
大脑类器官在模拟疾病特性方面已显示出巨大前景。未来,我们或许能够通过它们来创造更精准的药物用以治疗脑疾病。因此,科学家们必须仔细权衡这种前沿科技的风险与好处。“驱动这一切的,应该是为了减轻人类的痛苦。”格里利说。
作者:方陵生/编译
图片:视觉中国
编辑:许琦敏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