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全球整体情况,中国科研人员对未来所能获得的科研资助、科研合作的加强、技术在科研和教育中的作用、开放科学的发展等方面持更为乐观的态度。今天(4月25日),全球领先的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所发布的《科研未来之路》报告,提到了这一观点。
该报告基于爱思唯尔在2020至2021年对全球逾千名科研人员所进行的调研撰写而成,从科研速度与开放性、科研资金投入、科研合作、数字技术应用等维度,描绘了未来十年科研发展的图景,展现全球科研人员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快速发表和开放研究成果以促进创新
“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变革时代。与很多其他领域一样,科研领域也充满了不确定性。”爱思唯尔大中华区总裁李琳表示,通过《科研未来之路》报告,可以洞察全球科研领域正在发生的变化,了解科研人员在未来十年可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在过去两年间,预印本更快速和开放的传播方式在帮助科研界应对疫情、促进创新中发挥了重要和积极的作用,科研人员越来越积极地参与到预印本的探讨与实践中。
调研显示,如今全球67%的受访科研人员认可预印本的高效性和开放性,认为预印本是一种有价值的科研交流方式,而这一比例在两年前仅为43%。在受访的中国科研人员中,认同这一观点的比例更是高达80%。目前,全球54%的科研人员表示有计划转向开放获取出版模式,较2019年增长了6%。
各国科研经费预期存在差异
科研经费是科研界所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全球有约一半(50%)的受访者指出,他们的研究领域面临研究经费不足的问题。过去一年,全球科研人员对于获得经费支持的信心有所下降。
而中国却显示出了相反的趋势。同全球科研人员相比,中国科研人员更倾向于认为他们可以获得足够的经费支持。同时,他们对未来持续获得科研经费支持也更为乐观。
报告显示,63%的中国受访者预计,其所在研究领域在未来几年内科研经费将会增长,而在全球范围内仅有39%的受访者会做出同样的判断。
此外,同两三年前相比,中国科研人员从企业和机构获得的经费比例有所增长。中国科研人员对科研经费的积极预期与中国近年来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的努力密不可分。
科研合作及数字技术应用价值凸显
报告显示,近两三年,科研合作正在呈现普遍增长趋势。
全球超过一半(52%)的受访者表示,同两三年前相比,他们实现了更多科研数据的分享。同时,有63%的受访者认为,科研人员之间的合作正在不断加强。
中国科研人员对这一趋势的认同显著高于全球水平,71%的中国受访者认为他们的研究项目中跨学科、跨国及与产业界的合作比以前更多。
此外,在过去两年,数字技术在研究中的应用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热潮。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例,在全球范围内,16%的受访者认为他们在研究中广泛地使用人工智能技术。
作者:许琦敏
图片:受访者提供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