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初,新冠疫情在上海再现。
突如其来的疫情,扰乱了所有人本来的节奏,上海交大也迅速进入封闭管控状态。3 月 12 日起,上海交大闵行校区严格实施"足不出户"政策。
图片来源:知乎
疫情的第 3 个年头,高校封闭式管理也不再是什么新鲜事了,往往都伴随着后勤供应短缺等一系列乱象。毫不夸张地讲,封闭式管理的好坏,最能侧面检验一所高校管理水平的高低。
这次,上海交通大学现身说法,结结实实给国内高校上了一课~
送个饭,咋还卷起来了?
高校封闭式管理,首当其冲的就是里面几万名学生的吃喝问题。交大的压力可不小...... 要知道闵行校区占地面积 4600 多亩,有将近 100 栋学生宿舍楼,东西两个区域合计住宿的本科生、研究生多达近 3 万人。3 万张嘴的吃饭难题,可全都指望志愿者们了。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交大封校的这 1 周时间里,虽然前期有过一些短暂的混乱,但迅速恢复了秩序。为了保证每位同学都能在饭点准时吃上热乎饭,交大也是变着花样地卷,以至于有网友惊呼:
“再送几天,学术论文都要出来了!”送餐 1.0 版本承担起为 3 万名学生送餐任务的,是交大的“外卖天团”,这群“外卖小哥”可不简单:有平常站在讲台、实验室里的老师们,有传道授业、鬓已斑白的专家教授们,甚至优青杰青长江学者乃至院士都闪亮登场......
图片来源:朋友圈截图
上海交大智能车实验室负责人杨明教授介绍,他所在的学院里,5 位老师一共负责了 4 栋宿舍楼、1000 多名学生的餐饭配送,而他们送餐的载具,就是自己的私家车。
图片来源:中国青年报
老师们第一次尝试配餐员的工作都不熟练,加上私家车一次只能装几十份饭,所以 1.0 版本的送餐效率并不高。杨明教授送完最后一份饭已经是晚上八点半了,花了 3 个多小时时间。饭送到学生们手上时,也已经有点凉了。
于是为了提高送餐效率,交大的老师们就开始捣鼓起配送工具的优化了。
送餐 2.0 版本
交大的老师们先是盯上了可以在校园里穿梭自如的三蹦子——三轮车加上一些固定盒饭用的箱子,一次可以装 400 份,送餐效率大大提升。这个方法很快就普及到了全校,交大南京校友会甚至还很有针对性地提供了 10 辆三轮车。这些车一到学校,立马被一抢而空,教授们争先恐后地开着它为学生们送饭,“外卖天团”get 了新技能!
图片来源:上海交通大学
剧情发展到这里还很正常,可后面的画风就开始突变了。可能是嫌弃三轮车还不够,交大机动学院带头搞内卷,直接开大巴给学生们送餐,这画面相当感人了!
看到机动学院的大巴出山,电院坐不住了,风头可不能让你一个院抢了!他们干脆把自动化系自研的无人车给开了出来,一辆小型无人车一趟下来可以运 780 份餐。之后,还有装货量更大的无人小巴上场。
通过这波操作,运输方式经过四种车型不停迭代,送餐效率大大提高,基本一个小时以内就可以搞定一餐饭的配送。
送餐 3.0 版本
你以为这就完了?
交大船舶与建筑工程学院的老师们,还从优化方案上下手了,在送餐中形成了快递优化模型在配送问题上,有的老师经过一通噼里啪啦的模拟计算,得出轻松又高效的方案,最后还不忘帅气总结:一个简单的有边界条件的运输优化模型;在送餐车最高送餐量问题上,有的老师经过严密测量,考虑到种种问题后得到精确的计算结果,他将此称为:一个有约束的装箱问题......
讲真,这群人不去发几篇论文真可惜了。
值得一提的是,老师们经过了多天的配送+模拟计算后,发现效果最好的配送工具居然还是三蹦子,还真挺令人意外的。送餐这一件小事上,交大就整了 3 次版本迭代,果然很符合「亦可赛艇」的作风~实验室有人帮照料,科研汪落泪!
除了吃喝问题,科研汪们还要操心实验材料们的安危。
相信不少人还记得 2020 年初无法返校,实验材料无人照料的惨痛经历吧...... 那一年在家盼星星,盼月亮,也没盼来学校的返校通知,从二月等到了三月,从春天熬到了夏天,最后只等到实验材料损失惨重的噩耗。交大对这个问题也十分走心。环境学院的实验室里,饲养着 500 条模式水生生物斑马鱼,这些“宝贝”平时都是由研究生负责照料。疫情来临,学生按照规定足不出户,导师又不能入校,学院便协调物业阿姨承担下了这份工作。
学院物业阿姨在照顾斑马鱼,图片来源:上海交通大学
在农生学院,同学们精心栽培的小苗苗也得到了留校教师的精心照料。在高强度的教学与志愿服务的同时,老师还帮助大家及时观察、拍照实验结果,给小苗浇水,使科研可以继续。
留校教师照顾农作物,图片来源:上海交通大学
分析测试中心是交大最大的公共仪器平台,有电镜、核磁等 150 多台高精尖的设备。疫情期间,这 12600 平方米的实验室、价值近 4 亿元的设备都需要维护,这些精密仪器即使是待机状态对用电、用水、特殊气体、温度、湿度、震动都有很高的要求。
鱼有人养、苗有人浇、仪器有人管......相信交大的科研汪们悬着的心也放下了,他们只需要静静等待春暖花开,学校正常运行时~
这学校能处!
编辑:沈湫莎
责任编辑:许琦敏
来源:中国青年报、上海交通大学、澎湃新闻、量子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