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今天上午举行,共授奖281项(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获科技功臣奖,10人获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45项成果获自然科学奖,33项成果获技术发明奖,181项成果获科技进步奖,10项成果获科学技术普及奖。美国籍专家布鲁斯E·瑞特曼获国际科技合作奖。
据市科技奖励中心分析,2020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呈现三大特点:一是发挥科技奖励激励导向作用,及时开展科技抗疫成果奖励;二是持续加大对源头创新成果的激励,基础研究类获奖成果占比上升;三是获奖项目凸显“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
在本年度科技进步奖中,产生了两项特等奖。至此,上海市科技奖特等奖自2012年设立以来已经颁出了12项。其中,1项面向世界科技前沿,3项面向国家重大需求,8项面向经济主战场,还有2项同时也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从高等级获奖项目来看,上海科研力量更加聚焦“四个面向”,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不断增强,协同创新效应凸显。
去年,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科技成为战胜疫情的关键利器。2020年度上海市科技奖评选专门设立 “新冠疫情防控”评审组,申报项目涉及快速诊断、系统防治、应急药物、医疗器械、科学普及等,两个特等奖中的一项便出自“抗疫”。
基础研究是实现“从0到1”颠覆性成果的源头。本年度85项高等级获奖项目中,有17项为基础研究,涌现出一批突破性原创成果,其中生命科学和工程与材料学占比最高。据统计,上海科技奖获奖成果中基础研究类占比从2018年度的9.7%上升至2020年度的17.1%,本年度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的获奖比例占获奖总数的近1/3。
唯有厚积才能薄发。本年度获奖项目的平均研究周期为8.53年。
其中,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和科学普及奖获奖项目的平均延续时间分别为9.49年、10.36年、8.88年和5.40年。
兼顾经验传承与创新活力,中青年人才正成为上海创新的“顶流”。本年度获奖项目团队普遍呈现出“领军者四五十岁,科研主力三四十岁”的人才结构。项目第一完成人八成处于40-60岁;成果全部完成人中,30-50岁的中青年占比超过70%;有45位项目第一完成人是80后。
从获奖项目完成单位看,企业数量与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的总数相当,占比近50%。更有10家企业成为高等级奖项的第一完成单位。
此外,上海科技奖协同创新和跨区域合作特征明显,本年度平均每个获奖项目有3.1个完成单位,多种类型单位参与的项目有155项,占比57.6%。
作者:沈湫莎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