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上海滩河畔会客厅焕新亮相。叶辰亮摄
上海是一座和建筑有些不解之缘的城市,这里不仅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群的外滩,还是新中国第一代建筑师的孕育地。
以“人民情怀,时代担当”为主题的2021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暨上海国际建筑文化周将于2021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在上海市奉贤区九棵树(上海)未来艺术中心召开。
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由中国建筑学会、奉贤区人民政府、上海市建筑学会主办,上海国际建筑文化周由上海市建筑学会、奉贤区人民政府、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主办。
本次文化周活动以主论坛+展览、分论坛及各类社会性活动30余场组成,主论坛及各类活动预计约5万人次,届时国内外建筑业界的院士、大师、专家和长三角地区的专业人士将齐聚一堂,将吸引高等院校师生、城市规划与城市建筑设计机构、城市和建筑爱好者及市民群众参与,通过丰富多彩的建筑文化活动,推动上海及中国建筑文化繁荣发展。
为何在上海办国际建筑文化周?
上海是中国最现代化的大都市,也是整个中国城市发展的缩影。无论是江南水乡的传统地域特色,还是19世纪上海开埠以来,作为现代化都市的格局日益显现,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上海的城市发展又驶上快速车道,种种际遇之下,让上海的城市建筑极具特色。
武康大楼。赵立荣摄
上海的经济高速发展,又对长三角城市,甚至长江经济带,形成很强的辐射作用,客观上起到了一个龙头带动作用。
上海与国际往来密切。改革开放以后,许多跨国公司总部设在上海,其中就包括一些全球著名的设计机构。教育资源集中,集聚了如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专业学科优势,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十分频繁。
近三年来,上海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全力推进“建筑可阅读”工作,做好城市文脉保护和传承工作。今年九月举办的上海旅游节围绕“建筑可阅读”展开大幅宣传报道,其中“上海最受关注二十大优秀建筑”评选至9月底已有4000万人投票,访问量过亿,这说明建筑文化普及活动具有广大的群体基础。
本次文化周主办方之一的上海市建筑学会理事长曹嘉明说,作为一个学术组织,一方面要把学术研究的成果服务于城乡建设,引领和推动行业的发展,凸显其影响力;另一方面,要做好教育普及工作,使人民群众也能够得到建筑艺术或者建筑技术方面的知识。
四大主题,精彩呈现
本次文化周将聚焦 “五个新城、城市更新、低碳革命、数字赋能”四大主题,并且以论坛+展览形式展开多个侧面的精彩呈现。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明确将推动青浦、松江、嘉定、南汇、奉贤等“五个新城”建设,将五个新城建设成为上海承担国家战略、服务国内循环、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载体和令人向往的未来之城。
本次主会场设在五大新城之一的奉贤新城,将吸引更多人走进奉贤新城,感受这座“未来之城”的魅力。同时,文化周期间将设置“五个新城”展区,展示五个新城的城区规划、设计理念、发展趋势及材料需求配套对接。奉贤新城作为参展单位,将描绘新江南风韵汇入“数字江海”的前沿理念,呈现奉贤新城朝着“新片区西部门户、南上海城市中心、长三角活力新城”奋进的阶段性成果。
奉贤新城建设如火如荼。陈龙摄
城市更新是一个永续的话题,近期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城市更新的文件, 作为文化周的预热活动之一,上海市建筑学会于9月15日召开学习贯彻城市更新最新政策研讨会,汇集本市高校、设计机构、建设企业、地产开发等单位的50余位人士,聚焦城市更新实现路径深入探讨,展开了一场高效的头脑风暴。
伴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数字赋能和低碳革命成为行业内全新的要求,华建集团、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为终端有限公司、上海奥为建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等在以上领域已取得阶段性进展的头部企业将在此次活动上展示前沿成果。
本次文化周活动还被列为世界城市日系列活动之一。第19届亚洲建筑师大会将于2021年10月29日至11月2日在上海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召开。大会以“共享·更新”为主题,开设了“建筑设计与城市更新”“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教育”“建筑评论”“青年建筑师”五大主题论坛,邀请了海内外知名专家与学者发表演讲。
活动期间还将公布备受瞩目的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设计奖、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奖。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研究项目《中国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届时也将发布。
作者:沈湫莎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