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底,商汤科技坐落于临港的‘商汤智算中心’即将投入试运行。”上海人工智能(AI)独角兽企业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杨帆在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前夕透露,该平台建成后,其算力可支持同时接入850万路视频,一天内可处理时长相当于23600年的视频,也就是从旧石器时代晚期不间断录制到今天的长度。
数据显示,全球人工智能算力需求平均每两个月翻一番,除了共性需求,个性化的产业智能转型需求正在不断涌现。杨帆表示,随着个性化需求增多,人工智能逐步进入“细分赛道”,算力将成为芯片国产化、攻关超大模型、打造开源算法生态等的关键。
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由“共性”走向“个性”
数字产业化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根基。近年来一批企业率先开启数字化转型,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
在与传统企业打交道的过程中,杨帆感受到了他们对于数字化转型的迫切。不过,这些企业各有各的特点,相比于互联网企业的应用场景相对单一且能够迅速形成巨大规模,传统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细碎得多——比如,有的是某条生产线的质检,有的是某个产品的品控。
在杨帆看来,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成本。由于人工智能需要获得数据、研发算法去解决问题,因此要去解决某个特定需求时,一次性成本还是很高的。因此,即使转型愿望迫切,传统企业也只愿意拿出一两条生产线做试点,而非全面铺开。
不过,这也意味着成千上万个场景“蓝海”正在向人工智能企业开放。 “解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杨帆表示,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就是商汤科技解决个性化需求的“解法”之一。
“深挖”数字化,人工智能“虚实结合”
线上问诊、一键打车、无人超市……随着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数字生活正变得触手可及。对于不断集聚于上海的人工智能企业来说,未来的机会在哪里?“过去我们讲数字化,更多指的是信息获取,对于信息的整理和利用还有很大空间。”杨帆说。
去年,商汤科技在市区两级相关部门指导下,在长宁区江苏路街道率先试点“AI+一网统管”,开发了“智能巡屏”等功能。它基于企业的方舟城市开放平台,构建了多场景、一站式AI城市治理解决方案,实现了AI研判处置全闭环管理,有效解决了暴露垃圾识别、共享单车乱堆放等城市痛点问题,极大提升了城市管理效能。
事实上,虚拟信息也能够反馈到现实环境中去。杨帆举例说,通过虚拟图像可以看到一个正在施工的工地,工料摆放是否合规、流程是否合理,这将极大提升工作效率。随着“商汤智算中心”投入试运行,人工智能将赋能更多领域。“‘阿尔法折叠’(AlphaFold)可精准预测蛋白质三维结构,这也为我们提供了科研方向的启发。”杨帆说。
虚拟信息是未来“金矿”,这已经成为业内共识。人工智能企业正从不同角度开启“虚实结合”的研究,这将有望成为人工智能产业新的增长点。
作者:沈湫莎
编辑:王星
责任编辑:顾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