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此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19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与天和核心舱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
今年10月,我国还将发射神舟13号载人飞船,再送3名航天员到“天和”核心舱内生活、工作6个月。此后,我国将每半年发射一艘“神舟”载人飞船,进行人员轮换。
神舟12号是迄今为止我国研制的标准最高,各方面指标要求最严格的载人航天器,也是我国空间站任务阶段第一艘载人飞船。它已经完成了进一步的优化升级,将神舟载人飞船的综合能力提升到新的阶段,可实现五个首次——
首次实施载人飞船自主快速交会对接
神舟12号将首次实施载人自主快速对接,在空间站不断调整姿态的配合下,神舟12号载人飞船最快能实现发射后6.5小时与空间站对接。
首次实施绕飞和径向交会
在此次任务中,神舟12号的交会能力得到加强,具有更复杂的交会对接飞行模式,具备与空间站进行前向、后向、径向对接口对接和分离的功能,并将在本次任务中首次开展绕飞和径向交会对接试验。
首次实现长期在轨停靠
神舟12号将实现在轨停靠3个月。为适应空间站复杂构型和姿态带来的复杂外热流条件,“神舟”团队对返回舱、推进发动机和贮箱等热控方案,船站并网供电方案进行了专项设计,使飞船具备了供电、热环境保障的适应性配套条件。
首次具备从不同高度轨道返回东风着陆场的能力
在神舟12号之前,载人飞船都从固定的轨道返回地球。在空间站任务中,空间站为了节省推进剂的消耗,轨道位置会随着不同时间节点而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满足长期停靠的要求。
为此,“神舟”团队对返回轨道重新进行了适应性设计,使载人飞船返回高度从固定值调整为相对范围,并改进返回的算法,提高载人飞船返回适应性和可靠性。
首次具备天地结合多重保证的应急救援能力
为了保证天上、地上都具有保护航天员生命,在紧急条件下接回航天员的能力,“神舟”团队开创了天地结合的应急救援任务模式,即携带两艘飞船进场,由一艘船作为发射船的备份,作为遇到突发情况时航天员的生命救援之舟。同时采用“滚动待命”策略,在前一发载人飞船发射时,后一发载人飞船在发射场待命,并具备8.5天应急发射能力以实现太空救援。
作者:庞之浩
编辑:许琦敏
责任编辑:任荃
图片来源:“我们的太空”公众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