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元前 3000 年美索不达米亚的粘土管,到今天仍在不断进化的马桶样式,作为与传染病病原体斗争的前线,便器一直在朝着洁净卫生的方向不断发展,马桶盖在其中的作用毋庸置疑。
但具体而言,马桶盖究竟能在何种程度上,对何种类型的危害进行防范呢?最近,科学家用实际行动为我们进一步解答了这个问题。
哪种马桶冲起来更“放心”?
冲水时盖上马桶盖最明显的作用是阻止混杂着粪便与尿液的水飞溅而出。
水压较高的直冲马桶使用高速水流直接冲走污物,具有较为严重的飞溅问题,水流冲击马桶壁及污物都会激起液滴较大的水花,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而上世纪 70 年代开始推广的虹吸式马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问题,水流较为平缓地注入马桶,并从排污管排出,利用形成的的虹吸效应带走污物,溅起水花较少。
那么使用虹吸马桶,是否就可以不用在冲水时盖上马桶盖呢?
▲图 1-2 为两种直冲马桶的构造,使用快速的水流冲向污物将其带走;图 3-4为两种虹吸马桶的构造,缓慢注入较多水流后,依靠排水管的虹吸作用吸走污物。
2012 年英国医生 E L Best 等人就对粪便中艰难梭菌所导致的卫生间污染进行了研究,发表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医院感染期刊》。
当时医疗机构中的马桶多为具有较高坐圈高度的直冲马桶,虽能减少藏污纳垢,但会在冲水时导致更多飞溅的液滴。
相比之下,虹吸式马桶能够减少飞溅的液滴数量,但也并不能将其杜绝。
作为结论,Best 指出无盖马桶大幅增加了艰难梭菌造成污染的风险,并建议医疗机构使用有盖虹吸马桶。
▲冲水时虹吸式马桶(A)和直冲式马桶(B)所致液体飞溅量的对比。
无处不在的气溶胶
飞溅的较大液滴作为肉眼可见之物,自然是易于被马桶盖阻挡的。但冲马桶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不仅是飞溅的大液滴。
早在1966 年,《柳叶刀》就有研究指出,使用马桶冲水的过程中,会生成含有细菌的气溶胶,且生成量与马桶形态有关。
相比飞溅的液滴,气溶胶会在空气中停留更长时间,往往超过 90 分钟,且更易被人体吸入,造成危害。因此作者建议在冲厕时关上马桶盖以杜绝气溶胶污染。
但盖上盖子冲水,足以彻底断绝气溶胶危害吗?
近日,美国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的研究团队在《流体物理学》上发表了一项名为《公共卫生间中的气溶胶生成》的研究。
他们指出,冲马桶过程所产生的可能包含病原体的气溶胶广泛散布,会导致疾病传播,冲水时盖上马桶盖可以缓解这一效应,但并不足以将其断绝。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科学家对有盖马桶、无盖马桶、小便器进行了超过 100 次冲洗,使用放置于不同高度的计数器,对前后气溶胶浓度变化、液滴尺寸大小分布、液滴上升可达高度分布及其对厕所空间的覆盖情况进行了研究对比。
数据显示出上述所有类型的马桶在冲水时不论盖不盖盖都会产生气溶胶,构成很大的传染病风险。
使用密闭的马桶确实能减缓这一效应,冲厕后空气中的液滴明显少于无盖情况,但仍然有一定量的存在——气溶胶会通过盖子和坐圈中的微小缝隙逸出,并在距地面约 1.5 米的高度停留的时长至少 20 秒,即使洗手间具有通风系统,也无法将其有效清除。
作者指出,大多数公共厕所的马桶并没有盖子,并且厕所空间缺乏通风措施,充当了传染病的温床。
在冲厕时关闭马桶盖显然是十分必要的,而对于病原体防护,尤其是在新冠期间,仅依靠马桶盖是不充分的,需要辅以其他措施。
对于个人和家庭使用场景,除了养成盖上马桶盖冲水的习惯以外,世卫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各省疾控中心都曾给出一些防范厕所气溶胶危害的建议,总结如下:
1. 在使用厕所后立刻离开,并保持排气扇开启一段时间,在此期间不要进入。
2. 每一周左右进行消毒。
3. 对暴露于卫生间中的牙刷等物品加以保护,例如使用牙刷罩,以防止气溶胶沉降导致物品表面积聚病原体或其他污染物。
4. 尽量在出门前使用家中厕所,避免使用公共厕所。
5. 在进行新的卫生间设计规划时,将马桶与盥洗区隔离,阻止气溶胶对其他区域的污染。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唐闻佳
来源:科研圈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