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获得世界认可的一流期刊往往需要数十年的积累。在如今以数据共享、开放创新为重要标志的新型学术传播背景下,期刊该如何走向国际一流?
在日前由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WLF)与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举办的“WLF议题大会——科学共享新生态”上,不少学者与国内优秀期刊编辑表示,期刊要能够配得上“世界一流”的声誉,光有优质稿源远远不够,还需要长期的口碑积累,以及一系列技术与制度的保障与支撑。
严格同行评审,积累优质口碑
“科研工作允许出错——哪怕涉及撤稿,但不允许造假。”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徐华强上个月刚刚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论文。作为业内顶级专家,他认为,一流期刊必须具备多样性、开放性、专业性,才能为国内科研学者的优质研究成果提供更多更有影响力的推广渠道。
其中,专业性最为重要。徐华强认为,国内期刊走向世界一流,需要加强同行评审。现在不少期刊都会遇到专业度高的国际编委工作忙、难邀请等困难,但“这是一个积累过程,当期刊影响力提升后,邀请难度也会逐渐变小”。
以中国本土创立的知名科技期刊《细胞研究》为例,该刊于1990年创立,2019年影响因子达20.507,在本学科领域期刊中排名世界第七。《细胞研究》编辑部主任程磊表示,以“发表最优秀的科研成果、推动科学进步”为使命,《细胞研究》花了近30年时间积累优质稿源和口碑,始终坚持卓越,才打造出了今天的国际品牌效应。
引领科研方向,期刊应有担当
学术期刊最大的价值之一是对科研成果进行筛选和把握。程磊认为,期刊需要保证内容的高度准确性,这样才能为大众带来正向影响,引领大众关注科学。徐华强则指出,一流期刊甚至可以引领学界的研究潮流,影响科研的发展方向。
事实上,一些具有学科影响力的期刊有选择性地发表某方面的研究论文,的确对科研有推动作用。这在学科交叉领域表现尤为明显。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林伟认为,当今科学前沿内容往往聚焦在交叉领域,这要求一流期刊的稿源领域广、可持续强,而这又会增加一流期刊的打造难度。
一流期刊分专业性与综合性,两者培育的方法并不相同。程磊认为,不同类型期刊应承担起不同责任。比如,专业期刊要有鼓励创新的担当,而交叉期刊则有丰富联动科研活动的义务,“期刊应有这样的担当,鼓励科学家开拓新领域,而不仅仅进行‘跟随性研究’”。
有时,学界为了避免竞争会延迟公布数据,而这可能会影响科学领域的整体进展。与会专家认为,以一流期刊为代表的学术共同体也能起到一些正向倡导和鼓励作用。
科研开放生态更需专利护航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数据与算法原始代码的共享,将极大推动前沿交叉学科的发展。然而,科研领域竞争激烈,共享氛围的形成离不开强有力的专利保护政策。
林伟指出,一方面,国家可以从顶层设计上加强对专利政策的引导;另一方面,科研工作者也要增加自身的专利保护意识。此外,在共享数据的应用层面,也需建立和完善相应政策,以提前规避安全、伦理等风险和问题。
维利出版集团中国区生命与社会科学编辑总监吴燕曾参与多本国际期刊的创办。她认为,数据的分享和开放更需要 “FAIR”(公平),即可被找到(Findable)、可获取(Accessible)、可交互(Interoperable)、可再利用(Reusable),“这样的开放数据才是有效而高效的”。
尽管科学开放、国际合作是大方向,但中国科学也应建立起自己的研究数据库。徐华强补充道,特别是关键领域的数据库,能随时访问是保障研究进度的重要一环。
作者:许琦敏
责任编辑:任荃
图片来源:WLF提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