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眼”全景(维护保养期间拍摄,无人机照片)。图片来源: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记者从中科院国家天文台获悉,本着开放天空的原则,中国天眼于北京时间2021年3月31日零点向全世界天文学家发出邀约,征集观测申请。所有国外申请项目统一参加评审,征集项目的评审结果将于今年7月20日对外公布,观测时间将从今年8月开始。
中国天眼(FAST)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自通过国家验收启动运行以来,中国天眼设施运行稳定可靠,发现的脉冲星数量已达到300颗,并在快速射电暴等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未来,中国天眼将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向全球提供研究设施,给世界天文学界提供更多的观测条件,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努力推动世界科技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
向全球开放是FAST立项时确立的初衷
在3月27日举行的上海科普大讲坛上,FAST首席科学家、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菂表示:“射电科学的初衷就是让全人类看得更远,开放是必然的。”
FAST由我国已故天文学家南仁东于1994年提出构想,2016年9月落成启用,去年1月,FAST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启用至今,这口位于贵州平塘县的“大锅”已经给我们带来不少惊喜:首颗脉冲星的发现带来了宇宙深处的声音,发现新高色散快速射电暴……
随着曾经“世界第一”的美国阿雷西博望远镜于去年12月1日坍塌,FAST已经是世界上唯一的超大型射电望远镜。他们如何参与到“中国天眼”的使用中来?李菂介绍,各国科学家可以通过在线方式向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提交观测申请,申请的项目书将汇总到“中国天眼”科学委员会旗下的时间分配委员,再经由国际同行的讨论、评审、打分,最终确定入选项目。申请时间从3月31日到5月15日,8月1日起分配观测时间。
FAST首席科学家、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菂
“向全球科学家开放是FAST立项时就确立的初衷,因为它的目标就是拓展人类看宇宙的视野。”李菂说。据介绍,射电科学家大家普遍关心的项目将被优先考虑。如多科学目标漂移扫描巡天、中性氢星系巡天、银河系偏振巡天、脉冲星测时、快速射电暴观测等,但观测申请不限于这些领域。
定制算法实现数据“海选”而非“盲选”
FAST每秒钟产生38GB的数据,这意味着,用不了7秒,数据量就能挤爆一个256GB的手机。如果这些海量数据不能及时处理,将对后续的传输、存储和信息处理带来很大的困扰。
在早期研究中,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感知与计算实验室祝永新团队通过预处理把数据无损压缩到三分之一,大大减缓了海量数据的传输压力。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的科学家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大规模计算,把原始信号转换成可以观察的图谱。
“我们针对感知的数据进行了定制化计算,帮助科学家在海量数据中实现‘海选’而不是‘盲选’,部分关键算法的效率提高了5到10倍,并有信心进一步提高。”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感知与计算实验室祝永新表示,通过预处理把数据无损压缩到三分之一,数据传输得更快,计算得更有效。
在数据“快递”过程中,遇到丢包怎么办?或许每百万个“快递”中,丢包仅仅1个,但或许那一个,却是对科学发现不可或缺的。为此,课题组初步完成了单脉冲星相干消色散原型机的设计,“防丢包能力”有望提升两个数量级。
“天眼”不止一个,而是一群
“不是一个,而是一群。”当被问到是不是会有第二座“中国天眼”时,李菂给出了这个令人欣喜的答案。
建一群“天眼”是南仁东毕生的梦想。上世纪80年代,南仁东参观美国阿雷西博望远镜后就提出,我们要修十几个和阿雷西博一样大的射电望远镜。在FAST五年半的建设工期中,我们从无到有,积累起一套宝贵的经验。
“一只眼”和“许多眼”有什么不同?李菂说,对射电望远镜来说,“碗口”面积越大,看得越远。一个“天眼”的“碗口”直径是500米,而一群“天眼”的“碗口”面积有望达到1平方千米。另外,“天眼”之间相距越远,看得越精细,这是因为像素点大小是波长除以望远镜能看到的最远两点,距离越远,就能达到更远的光线衍射极限。
我国建设“天眼”集群也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当年南仁东选在贵州,就是因为该地有许多天然的圆形“天坑”,未来这里也将会成为规划中的重点考察区域。
在哪里提交观测申请?
http://fast.bao.ac.cn/proposal_submit,登录查看通知并提交申请。
作者:沈湫莎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