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的非常状态下,我们高等教育管理者也许更需要超越现实的困难,更需要大学联手来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今天下午,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11位海内外知名大学校长们开了一场闭门会议,反思和合作是这些大学校长们最终达成的共识。
与会的11所大学还达成了开放校园的初步意向,为那些因为疫情关系而不能去上学的学生开放校园。
这11位大学校长中,来自海外的有牛津大学的校长路易丝·理查森、以色列希伯来大学校长阿舍尔·科恩、法国巴黎文理研究大学校长阿兰·福克斯、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校长邓肯·马斯克、大阪大学副校长河原源太、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副校长斯蒂芬·奥斯特伦德;国内高校的校长包括: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龚旗煌、浙江大学副校长王立忠、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徐学敏、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
闭门会议结束后,主持论坛的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徐学敏接受了记者专访。她告诉文汇报记者:校长们对未来充满希望。事实上,教育者首先自己要有信心,对未来充满希望,才能培养出充满希望和热情的下一代。
疫情带来物理层面的阻隔,教育层面更应该保持开放
此次闭门会议,六所海外大学的校长在“云”上参会。他们都与中国的几多大学有多年合作关系,即便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也一直保持着密切的交流。
上海交通大学就与希伯来大学、墨尔本大学等建立了联合基金专门应对新冠疫情,双方教授联合申请项目,两校投入同样的资金。目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与墨尔本大学的教授联合申请的项目已经进入了临床实验。
墨尔本大学校长邓肯·马斯克就在会议上谈及他们成立的China Engagement Project,且还与交大等国内高校联合启动了科研种子基金、双学位项目,共同支持两校的学者合作研究、合作指导研究生。
徐学敏告诉记者,这次闭门会议上,校长们各自从不同角度谈了大学正在做什么,以及未来需要做什么才能应对当下的状态。同时,校长们还探讨了从新冠疫情暴发至今,全世界到底缺失了什么,身为教育者,是否忽视了一些什么?究竟该如何应对新冠这样的复杂流行病。
“当今世界,我们正在面临人口、资源、环境、公共卫生健康等方面的巨大挑战,尤其是新冠疫情尚未结束。高校是社会创新引擎的重要载体,面对人类共同危机,更是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徐学敏说,“校长们一致认为,今年疫情暴发以来,大家在物理层面彼此有所隔绝,因此更要坚持在教育层面保持开放的姿态,更应该紧密团结起来,保持着密切联系。”
今天的基础研究就是未来的应用突破
让徐学敏印象深刻的是,在闭门会议期间,中国的校长们更关注基础研究的发展。
徐学敏认为,要成为技术的引领者,必须关注基础研究,“因为今天的基础研很可能就是明天的应用研究”。她举了个例子。“很多年前我还在大学读书的时候,我的同学就是学人工智能的,但当时他毕业就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后来去了华尔街。但是现在人工智能无论是研究还是就业,都已经成为热门的领域。”
徐学敏说,“从0到1”的创新往往面临着更大的不确定性,大学往往鼓励研究者以兴趣导向来研究,但是,当下我们更提倡一种平衡——既需要兴趣导向又要满足社会需求。因为“很多研究都是来自于社会需求,比如,医学临床治疗的需求驱动了现代医学技术发展,正是这些应用需求,推动了来自基础研究的发现。”
很多人都认为,需求导向的研究就是完全应用性的,与基础学科脱离的,其实并非如此,来自应用领域的需求往往也会驱动科学家好奇心,最终解决应用难题的同时,也会带来基础研究的创新。她还举了一个最近的例子,正是新冠肺炎诊治的需求给上海交通大学医学、光学等学科带来了一些最新的发现。
大学应该如何更好地推动基础研究?此次闭门会议上,一些海外高校校长也分享了他们的看法和做法。比如,日本大阪大学鼓励多学科交叉,且致力于在学科交叉的过程中形成新的研究增长点,包括脑科学与机器人科学的交叉,人工智能与认知科学的交叉等。而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更关注与工业界的合作为从事基础研究的学者带来了大量研究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反过来又促进了应用研究。
在今天的特殊环境下,如何培养年轻人,让他们拥有更高的站位、更宽广的视野和更强的全球胜任力,如何激发年轻人的好奇心,鼓励他们去探索科学的未知?
徐学敏谈到了上海交大正在做的致远学院人才培养2.0计划,给刚刚入学的年轻人更多更难的挑战,“很多年轻人刚刚进入大学时会有一种‘眼睛看着天’的感觉,给他们压力让他们心态上能够重新归零,以平常心投入大学的学习,踏踏实实地为学习、探索。”而这在加州理工大学等大学都有类似的做法。
在校长们看来,共同面对挑战,关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并提供解决方案,这一艰巨的任务正落在年轻一代的身上,也需要大学勇担使命。
作者:姜澎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