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发展的“屏时代”,智能手机日渐成了我们的“另一只手”。语音聊天、视频通话、转发分享、点赞收藏,这些我们信手拈来的简单操作,对于家中的父母、长辈来说却可能“深奥”无比。
面对高速发展的互联网与信息技术,日益庞大的老年群体感到有些“跟不上趟”,在迅速迭代的新技术、新应用面前难免无所适从。当掌上预约、扫码注册、亮码出行成为吃饭、参观、看病等生活日常的“标配”,不会熟练使用手机成了他们心中的一种“痛”。如何让走得慢、“学不会”的老年人与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共处,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智能时代的困惑:全国近两亿老年人“玩不转”网络
不久前,全网被一则杭州姑娘为外婆制作“微信使用说明书”的新闻刷屏了。姑娘的外婆想学微信,学了几次都没学会,于是她把微信操作步骤一页一页都画了出来,这样家里没人的时候,外婆也能自己对照着操作了。
“就像是走在沙漠里,该往哪里走,会发生什么,全然不知。”有老人如此形容自己面对智能手机时的感觉,也道出了许多老人面对这个智能时代的困惑。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9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5亿,其中接触过网络的只有6056万人,也就是说,有近两亿老人尚未“触网”。
一般认为,由于认知能力退化,以及对世界的认知已经定型,老年人接受新鲜事物的速度比较慢,因此玩不转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即便有一些人学会了上网、发短信等,也会因为身体原因,如看不清屏幕、字太小等原因,而无法适应“屏时代”。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教授李侠认为,技术的每一次升级,都会有一群跟不上队的人,客观而言,这非常正常。但是,老人如何适应信息社会的问题仍需引起重视,这是因为,“一方面,我国人均寿命在增加,老年人会越来越多,社会正在加速老龄化;另一方面,技术发展会越来越快,按此速度发展下去,未来‘技术弱势群体’的规模会越来越大,应未雨绸缪”。
面对新技术的隔阂:不能“光说不练”,而要“不厌其烦”
杭州姑娘的经历令许多人感同身受,各式各样的手绘版“爱心操作指南”总会引来网友的热情转发与点赞。也有理工男“抱怨”,一开始曾试图把应用软件的原理告诉父母,指望能一通百通,可事实证明是徒劳;于是改教实操,结果说了好多遍,老人都记不住;后来只能按部就班地把操作步骤写下来,细到每个选项的位置都不能变,可应用一旦更新或改版,问题又来了。
天生对新技术有隔阂感的老年人,真是学不会吗?李侠并不认同。他曾经研究过60岁以上老人的学习能力,结果显示,他们的认知能力其实并不算差,但和年轻人相比,记忆力出现了严重下滑。也就是说,老年人并非学不会,更多是记不住。
宝山区高境镇针对社区老人的智能手机使用培训也证明了这一点。2014年至今,高境镇的这一公益项目已培训老年人3500人次。通过每周一次、每次2-3小时、连续4-5个月的培训,80%以上的老年人实现了从入门到精通。培训老师黄芝华总结了几条培训“秘诀”:一是不能“光说不练”,一个50人的培训班要配上四名助教,他们的任务是手把手解决老人动手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二是要“不厌其烦”,同一个问题要不断说、反复讲,直到他们形成习惯;三是营造环境,他们为每个班建立了微信群,方便学员们课后练习、相互交流。另外,要多鼓励老年人不要害怕,放心大胆去尝试。
通过培训,87岁的社区居民仇家桢和他82岁的妻子学会了在线买菜、视频通话。每每当快递小哥把新鲜蔬菜送到家门口,远在海外的亲朋在视频电话中嘘寒问暖时,独自居住的老两口感叹:“没想到我们也能享受到科技的便利。”
重视老年人需求研究:信息社会不妨留一扇“情感之窗”
事实上,老年人也渴望跟上时代的步伐,踏上年轻人的节奏。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分析,如今,与家人、亲属沟通已经成了不上网的老年人努力学习、拥抱网络的首要驱动力;方便获取专业信息,如医疗信息等,占到非网民上网促进因素的26.9%。
然而,相较于庞大的老龄人口,能够持之以恒、手把手办培训班的公益项目还是太少了。与此同时,社会各方对老年人的需求研究也相对滞后。市科协一位长期从事科学普及的专业人士表示,针对不同人群的科学传播,在方法和规律上有很大不同,目前青少年是绝对的研究主角,针对老年人的课题并不多。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中,五大重点人群分别为未成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城镇劳动者、农民、社区居民,老年人并未单列。
事实上,影响老年人学习效果的,除了耐心与恒心,还有一些看不见的心理因素。黄芝华发现,在每期50人左右的智能手机培训班里,总有约10名老人无法坚持到最后,他们中有的是出于身体原因,有的则是心理原因,比如好面子、不愿学等。
在李侠看来,想要拉近老年人与信息社会的距离,必须先弄清楚几个基本问题,比如融入社会的最低技术门槛是什么,怎样才能让老年人的融入事半功倍。这些既包括对“界面友好型”技术和特殊人群传播规律的研究,也涉及对老年人学习习惯和心理的揣摩。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爱心和同理心。许多网友就表示,曾经,父母、长辈不厌其烦地回答我们儿时提出的各种幼稚问题;现在,对长辈需要换位思考,“加倍奉还”。“如果电话那头有两个选择,人工接听和智能语音,我一定会选择人工。”身为教授,李侠储备了相当的科学知识,但其内心仍保留着一种与人对话的偏好。有意思的是,当记者与身边的90后、00后交流发现,他们同样喜欢与真人对话。
一方面,这是由于当下的机器人仍无法实现顺畅的沟通;另一方面,同类交流是人的本能,这种交流除了获取信息,还有情感层面的慰藉。李侠建议,就像公交车仍会保留售票员一样,信息社会不妨留一扇“情感之窗”,这也是现代城市应有的温度。
作者:沈湫莎
编辑:范菁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