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资料图片,摄影:邢千里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的重要传统节日中秋节,对应的公历日期每年都在变动,今年恰逢10月1日国庆节,中国将喜迎国庆中秋双节同庆。这种情况实属不常见,那么到底有多么不常见呢?
从1949年建国到2049年百年国庆,中秋节喜逢国庆日仅出现4次:1982年、2001年、2020年和2031年。前三个年份均相隔19年,最后两个相隔11年。
那么,为什么每年的中秋节日期不固定呢?而过若干年又会出现在同一天呢?是浪漫邂逅还是有约在先?
公历和农历
这得从公历和农历的关系说起。新中国以国际通行的公历为主要行政历法并以公元纪年,农历则作为中国传统历法的结晶并行使用。我们日常使用的民用日历均有公历和农历对照。
公历是阳历的典型代表,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平均年长365.2425天,接近于回归年长365.2422天。二十四节气就是根据太阳的视位置计算出来的,代表回归年。
而农历是阴阳历,编算依据太阳和月亮的预报位置以及一定的日期编排规则。我国至迟从殷商开始便将阴阳历作为传统历法,并不断完善。
农历的编排规则
根据国家标准委2017年发布的《农历的编算与颁行》(GB/T 33661-2017)国家标准(由国内唯一的历书编算机构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牵头起草),我国现行农历编排规则如下:
①以北京时间为标准时间;
②朔日为农历月的第一个农历日;
③包含节气冬至在内的农历月为农历十一月;
④如果从某个农历十一月开始到下一个农历十一月(不含)之间有13个农历月,则取其中最先出现的一个不包含中气的农历月为农历闰月;
⑤农历十一月之后第2个(不计闰月)农历月为农历年的起始月。
规则中②③确定农历月的划分和月序安排。太阳和月亮的视黄经相合时刻的月相叫做朔,朔所在的一天为朔日,两个相邻朔日之间即为一个农历月,朔日固定为农历月首日,即初一。
农历闰月的设置
朔望月是月相盈亏的周期,其平均长度是29.53天,12个朔望月约354天,比回归年少了约11天,而13个朔望月长度约384天,又比回归年多了约19天。为寻求朔望月和回归年的调和,中国古代历法非常智慧地用节气中的十二个中气来设置闰月,即把十二个中气(冬至、大寒、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分配到各朔望月,那么经过一年或两年的平年(12个月)之后,十一月与下一年的十一月之间会多出一个没有中气的月,这个月就被设置为闰月。设置闰月后,农历年的平均长度与回归年长保持基本相符,农历各月与节气代表的季节也保持基本相符。
归纳起来就是:农历以朔望月定历月,以冬至定月序,以中气定闰月,以回归年定年长,并通过设置闰月来解决朔望月和回归年的不通约问题。
从白露到寒露
中秋节最早和最晚的公历日期可以差一个月。本世纪最早的中秋出现在公历9月7日(2052年),靠近白露节气,太阳视黄经165°;最晚出现在公历10月6日(2025年),靠近寒露节气,太阳视黄经195°。1949年建国至今,最晚的中秋节是1987年10月7日,而上世纪最晚的中秋节曾出现在10月8日(1919年、1938年)。中秋节徘徊于从白露到寒露之间的整个仲秋季。
关于二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云:“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而民谚就更通俗了:“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从白露到寒露,诗人的心境也会随着气与候迁移。
白露总是自带诗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 秦风 蒹葭》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而寒露则多是悲凉思归之句: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
千家风扫叶,万里雁随阳。
——元稹《咏廿四气诗 寒露九月节》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白居易《池上》
19年之约是否靠谱?
言归正传,回到本文开头的问题:邂逅还是赴约?
如果相邻两年的同一农历日期之间没有闰月,后者对应的公历日期会较前者提前约11天;如果有闰月,则推后约19天。农历中有19年7闰的说法,19年中有7个闰月,共235个朔望月6939.69天,与19个回归年长6939.60天非常接近,因此农历与公历对照大致有19年的重复周期,即所谓的19年之约。
1949年-2062年中秋节公历日期速览表
不过,因为农历是根据定气、定朔计算,而不是基于回归年和朔望月的平均周期编算,所以日期对照不一定完全重合,可能会有一天的偏差,这从上面的速览表中也可一窥端倪。同样,你可以查查自己19整数倍的周岁生日,公历和农历是不是在同一天或紧挨着?
那么2031年的双节同庆又是怎么回事呢?难道除了19年约定以外还有个11年约定?我们可以简单计算一下:11个回归年长度是4017.66天,而2020年中秋节至2031年中秋节之间经历了4个闰月,那么这11年间共136个朔望月,总长4016.16天,与11个回归年长只相差1.5天,所以公历农历日期对照与11年前比较接近。2031年中秋节应该属于9月30日的序列,只是因为定气、定朔计算比平均周期偏差了一天,反而赶巧了。
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于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从那时起,只要中秋节出现在国庆长假期间或前后一天或两天,就可以迎来一个连续8天的大长假。这种概率相对就比较常见了,每隔3-5年就会出现一次,之前已经有过三次:2009年、2012年和2017年,后面还会有2023年、2025年和2028年等。
值此“国庆喜提中秋,神州双节同庆”之际,衷心祝愿: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
作者:成灼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樊丽萍
来源:中科院之声微信号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