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人来说,头脑风暴的过程可能和夏日雷暴真的很像。先是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天上噼里啪啦地砸下来数不胜数的点子;但不消一会儿,风渐渐变得细柔,点子掉得越来越少,最后随着咣铛一声——出点子的人把脑门往桌子上一砸:没点子了。
我们对于灵感枯竭的感觉并不陌生。
从直觉上来讲,创造力也许和体力一样会越用越少。也正因如此,我们常常会在头脑风暴一会后觉得脑汁已被逐渐绞尽,没有再想出新点子的余地。然而,一篇最近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报》的文章,似乎指向这样一种可能性——你以为的灵感枯竭,很有可能只是一种错觉。
这种名叫“创造力断崖”的错觉,是指人们常常错误地低估了自己创造力的持久性。
在一系列实验中,参与实验的人们都要进行一个时长为五分钟的“迷你SOLO头脑风暴”——在这五分钟的时间里,他们需要一个人尽可能多地想出能够帮助当地慈善机构增加捐赠的方式。
在开始SOLO脑暴之前,他们首先需要预估自己在这头脑风暴里每一分钟的表现,是会特别有创造力、还是特别没创造力。他们对自己的预测,和你我在头脑风暴过程中的亲身经历很像:当实验人员把这110名被试的打分综合在一起时,他们的分数确实是随着时间而慢慢下降的。在第一分钟对自己创造力信心满满的被试们,到第二分钟之后对自己的预估就不断下滑,越来越低,直到第五分钟头脑风暴结束。
但他们在迷你SOLO头脑风暴中的实际表现呢?
在头脑风暴结束后,有另外一组参与实验的被试对之前的参与者在每一分钟里想出的点子打分。他们最看重的是创造力:有创造力的点子必须要既新奇又有用。根据这个得分,实验人员为头脑风暴参与者在每一分钟内的表现都核算出一个“创造力”分。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参加头脑风暴的人的实际得分竟然是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高的。也就是说,尽管这些人可能预判自己会灵感枯竭、创造力消减,但是他们的实际表现恰恰与此相反。人们想出的点子,其实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有创造力的。这样“我以为”和“实际上”的落差,也让研究人员给它起名为创造力断崖错觉。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表现并非实验室里的偶然。研究人员还考虑了特定领域的知识对创造力断崖错觉产生的影响。以前有研究表明,人们在某一领域的知识渊博程度,可以在很大程度影响他们在与某领域相关的头脑风暴中的表现(Amabile, 1988)。如果一个人拥有大量和当地慈善机构工作的经验,他们在想点子上没准也会如有神助。不过,实验证据表明,这些领域专家也没能逃过这个错觉。他们同样也受创造力断崖错觉的困扰。
而且,这样的断崖并非只是局限于短短五分钟的头脑风暴里。如果这样细分到分钟的预估会让人觉得没有什么说服力的话,实验人员在之后还开展了一项横跨五天的实验。在这项实验里,被试需要预判自己在五天中的创造力。他们再一次地复刻了这样的断崖:被试觉得自己可能会在第三天之后就弹尽粮绝。然而,他们的实际表现却说明,在第五天的时候,他们的表现仍与第二天时持平。
究竟是什么样的因素导致了这样的“错觉”呢?
一种可能性是“预期生产率”。人们可能会觉得,创造力这件事和工作效率一样都会随着时间推移慢慢下降——就像跑步跑累了、汽车没油了一样,自己在头脑风暴中的表现会慢慢下降。然而,这一系列的证据都表明,预期生产率和预判的创造力一样,都不能很好地与之后的真实的创造力吻合。
不难想象,创造力断崖错觉可能会给我们的学习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它让人们在还有灵感的时候觉得自己已经山穷水尽,提前停止了头脑风暴,就这么将充满创造力的点子扼杀在了摇篮中。
不过,一个好消息是,这个创造力断崖错觉并不是没有解决办法。这篇《美国科学院院报》上的论文就提供了两种解决思路:第一点是多练。在研究中,实验人员还对比了创造力经验的多少的影响。他们发现,日常生活中经常做一些有创造力事情的人,对于自己的创造力曲线判断得更准确、能更好地与实际情况吻合。
而第二点,读到这儿的你,已经不用担心了。他们发现,光是知道创造力断崖是怎么回事儿的人——那些在实验开始前先读了一小段关于创造力断崖错觉的文章的人——对自己的创造力曲线判断也会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好了,现在你也是他们中的一员了。赶快继续回到会议室里参加头脑风暴吧!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姜澎
来源:神经前研 |图:文汇报资料照片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