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宇宙中存在约千亿个星系。星系内部是恒星、行星与尘埃;星系之间则由暗物质织成的“宇宙蛛网”互联互通。暗物质是什么?由于未能直接观测,科学界始终捉摸不透这只无形的大手。
然而,《天体物理学期刊通讯》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若对地球上的单细胞生物——黏菌,抽丝剥茧,层层深入,也许能在微观世界中揭示宇宙奥秘。
数百万黏菌常组成黏菌群,通过一个结构复杂的纤维状网络集体移动,共同摄食。科学家们从这张联结不同位置的蛛网入手,用算法模拟黏菌的行为,进而绘制出三维的宇宙星河网络。
项目负责人、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研究员约瑟夫·伯切特表示,从最简单生命体的行为表现里,竟然可以发现宇宙中最大结构的规律,简直太神奇了!
黏菌与宇宙
虽然外形酷似科幻恐怖片里的常见背景,但黏菌实际上完全无害。
黏菌以每小时1毫米的超慢速度爬行,四处寻觅枯死的植物,并以此为食。虽然它们只是单细胞生物,但“菌不可貌相”——黏菌具备超高智能,能够在短时间内规划出复杂的最优觅食路径。
科学家们正是看中了黏菌的这种能力,并将其运用到天体物理学中。研究人员根据黏菌的行为特点和宇宙中3.7万个星系的位置设计了一套蛛网算法。
根据现代天文学的预测,宇宙中现存的物质集结成一个巨大的纤维结构网络,俗称“宇宙蛛网”。这张网由充斥星系的暗物质和气体纤维组成,系内恒星即孕育于此。气体纤维绵延数百万光年,与超空洞一起填充了“宇宙蛛网”。可以说,气体纤维状网络是宇宙中的最大结构,可能没有之一。
虽然体态巨大,但“宇宙蛛网”在电磁学意义上不可见(即为“暗网”),且纤维本身极其微弱,形态过于弥散,因此无法检测发散源头。
目前,广域研究表明,星系呈网状分布,然而这些发光的星系还不到重子物质总量的10%。科学家们对遥远的类星体进行光谱分析,所得出的星际介质吸收数据能够支持蛛网理论,但尚无确凿证据表明弥散的星际介质就是蛛网。
另一方面,宇宙70%的质量由暗物质组成,但它同样无法用肉眼观测。因此, “宇宙蛛网”几乎就是一张无形大网。
然而不可见不等于不存在。研究人员找到了一种全新的研究方法,即根据多头绒泡黏菌的行为模式推断“宇宙蛛网”的密度场。研究人员通过运算“黏菌程序”所绘制出的联结星系的气体纤维状网络结构图。这不仅是一张形态奇幻的蛛网,更是智慧与效率的结晶。
让“暗网”见光
研究人员以附近宇宙的星系和吸收谱线为研究对象,证明了大部分星际介质确实存在于“宇宙蛛网”内。
他们在蛛网纤维外沿(约等于宇宙平均物质密度且距离附近星系约5位力半径)发现中性氢吸收标志随密度增高而增强,至环星系介质处的密度已达平均密度的200倍。然而,吸收性却在密度最高的区域受到限制,这也许是纤维结构深处的激波加热与离子化作用,也可能是星系内的反馈机制。
研究人员并未就此止步,他们还分析了350个类星体发出的紫外线。
类星体是宇宙中体积超大、亮度超高的活动星系核。它们像信号灯一般在“宇宙蛛网”的正面闪闪发光。
伯切特说,“黏菌模型与人类的直觉一拍即合。我们早就知道这个结构是存在的,而现在计算机用算法帮我们找到了。对于我们研究的问题而言,这是目前最合适的方法。”
此前,科学界对暗物质的研究已经取得些许进展。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预计将在2025年前后建成WFIRST天文望远镜,利用微引力透镜效应,通过观测一个毗邻银河系的星系来强化对于宇宙深处的认识。届时,人类将首次直接观测暗物质。
作者:阿莱 编译
编辑:王星
责任编辑:许琦敏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