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就在全国启动疫情防御战役的同时,一道道科研“集结令”也从国家层面发出。
1月22日,国家科技部紧急启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科技应对”第一批8个应急攻关项目,经费已拨付到位。同时成立以钟南山院士为组长、14位专家组成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科研攻关专家组。
几乎同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溯源、致病及防治的基础研究”专项项目指南,资助期限为两年,每个项目支持150万元。
与SARS相比,这次遭遇新型冠状病毒,我国科研界的应对要迅速有力很多。这是自SARS疫情发生以来,我国科学家不断研究与积累的结果。几位一直坚持相关病毒研究的专家均表示,对此类基础研究一定要有长期坚持,一旦重大疫情来临,方能“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多个课题组自觉启动相关研究
尽管学生已放寒假,又临近年关,但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20多个课题组却在全力攻关。他们接到了来自国家科技部与卫健委全国联合大攻关的科研任务。目前,相关课题组已根据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特点,挑选了120多个化合物和已上市药物,送往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进行筛选,希望能够从中发现具有抗击该病毒活性的化合物。
“如果有需要,我们可在几天内就设计出化合物的合成工艺。”一位研究员告诉记者。药物所有不少武汉籍科研人员,他们都早早取消了回家的机票、车票,留在上海加班,并告知父母亲戚不要来上海探亲。
其实,早在国家科研任务下达之前,上海不少科学家就已自觉投入到相关科研中。早在1月10日,上海科学家就参与破解出了新型冠状病毒的基因序列;1月21日,上海科学家主导对基因序列进行分析,指出该病毒的自然宿主可能是蝙蝠,提醒有重大公共卫生风险。
正是全国科学界的大协作,为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与防控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撑。湖北省收到国家下发的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后,大量疑似病例迅速得到确诊。
基础研究需要长期坚持与投入
与当年面对SARS疫情相比,我国科研人员的应对能力已有了大幅提升。一方面,经过十几年发展,基因测序、病毒结构等生命科学研究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在2003年之后,国内不少科研人员坚持相关科研,一直在不断积累。
从2003年起,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石正丽不断追溯SARS源头,直到现在仍有新发现。最近,她又以预印本的形式在bioRxiv发表了一篇论文,阐明武汉新型冠状病毒(nCoV-2019)与一种蝙蝠中的冠状病毒的序列一致性高达 96%——这意味着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很有可能就是蝙蝠!
自SARS疫情之后,中科院院士蒋华良与药物所研究员沈旭、柳红与德国、比利时科学家合作,参与欧盟F7框架计划,针对冠状病毒、肠道病毒、诺如病毒等共设计出多种结构型百余种小分子化合物。
“疫情会平息,但我们对冠状病毒的了解必须不断积累、深入,才能了解并掌握它的特征与规律,最终找到控制它的方法。”柳红告诉记者,像SARS这样的冠状病毒,很多实验操作必须在P3实验室进行,而上海这个安全级别的实验室非常稀少,通过与国际同行的长期合作,才有了今天在候选药物化合物上的快速响应。
听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启动专项支持,柳红在欣慰之余,希望国家能够对此类“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基础研究,给予稳定长期支持。“在没有疫情的时候,此类研究主要靠申请常规项目获得经费,很多科学家就会退出相关领域研究。”
作者:许琦敏
编辑:沈湫莎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