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岁破格晋升为副教授、29岁成为正高级研究员、34岁聘为教授/特聘教授,现在40岁的上海交通大学师咏勇又跨上了一个新台阶:由他主持的《基于连锁不平衡及长单倍型分析的精神疾病关键基因精细定位研究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在21项上海牵头完成的通用项目的牵头人中,他是最年轻的一位。
一路走来,师咏勇觉得有四个字对他影响巨大。这是他的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贺林对他说的“人生瞬间”——不要看我们有几十年工作的时间,回头看时都是一瞬间。你应该投身在你觉得值得的事业中,只争朝夕。
19年坚持一件事,专精于中国人精神疾病的分子机制研究
十年磨一剑,是许多自然科学研究的常态。从2001年开始,师咏勇就专注于从分子机理层面研究中国人的精神疾病问题。当时,人们对精神疾病的重视程度还不够,但是一份截至去年上半年的精神病学调查发现,中国精神障碍患者的比例超过16.5%,精神疾病越来越成为社会的巨大负担。
19年来,师咏勇做了许多事:样本采集、与各地精神卫生中心建立合作、对庞大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建立样本库……他还记得刚开始采集数据时,各地医院都不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有时为了找到患者,他们需要冒着大雨,走进泥泞的大山里,才能得到第一手资料。
他们还创新了实验方法。比如,在观察到纳米金粒子优化多聚酶链式反应特异性这一现象后,他带领课题组设计了一个全新的长单倍型分型实验技术,将纳米材料技术应用于实验科学,大大加快了反应速度。这一方法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
他的研究精细定位了多个中国汉族人群精神分裂症的关键致病位点,确定了多个致病基因,发现了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重性抑郁症等多种精神疾病共有的风险基因和分子网络,有望为精神疾病高危人群构建早期预警模型。
决定留校后,一架“天梯”在他面前展开
如果说是什么成就了现在的师咏勇,14年前的一个决定至关重要。2006年,师咏勇博士研究生毕业,那时他身边的同学几乎都选择出国深造,他的导师贺林却和他来了一番促膝长谈。他们交流了中国未来科技发展趋势和精神疾病研究的紧迫性,贺林表达了希望他留在国内,投身国内科技事业的愿望。
师咏勇略一思索便答应了。虽然他成了20多年求学生涯中没有留学经历的“土人”,却与国内迅猛发展的科技共同成长。“我觉得有一架‘天梯’在我面前徐徐展开,只要一步步稳稳地踩上去就可以了。”他说。
师咏勇是上海小伙,踏实、上进、耐得住性子,很适合做基础研究。他觉得,和他的导师那一代人相比,他们太幸运了。“我的老师在异国他乡留学很久,一直有着一颗报效祖国的心,回国后他‘白手起家’,一步步把学科建立起来,给我们创造了良好的科研环境。现在,我们身边有言传身教的人,手边就有一流的实验设施,不用再为了争取一点点做实验的时间而连轴转。”他感慨地说。
说到未来的打算,他说仍然要沿着现在走的这条路走下去,还有许多事等着他去做,比如研发适合中国人身体的精神疾病药物,或者是脑科学研究等。“人生看似有很多选择,但只要认定了自己想走的一条路,时间真的不够。”他说。
作者:沈湫莎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许琦敏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