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名为“墨甲”的乐队受到了不少网友关注,还一度登上微博热搜榜。
至于为什么会吸引众多目光?那是因为,“墨甲”是一个完全由机器人组成的中国风乐队。
机器人可以写诗、可以唱歌、可以画画……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人工智能已经越来越深入地介入到人类的生活中。现在,机器人开始组乐队了。
这样一个乐队是如何被打造出来的?日前,记者和“墨甲”乐队首席科学家、清华美院信息艺术设计系副教授米海鹏聊了聊。
机器人乐队长什么样?
2019年12月,清华大学通过官方微博发布了一段“墨甲”乐队演奏的视频。
在这段视频中,“乐手们”均身着华丽的唐朝服饰。其中,有负责吹竹笛的 “玉衡”、弹箜篌的“瑶光”、负责排鼓演奏的“开阳”,还有一位主持人“小灯笼”。
“乐手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摆手,乐队演奏的也都是中国风乐曲。演出中,笛声清雅,箜篌悠扬,排鼓则颇具节奏感。演出现场,还有绚丽的灯光配合,让人耳目一新。
只不过,视频中的这些“乐手”都是机器人。
机器人是如何演奏的?
“墨甲”乐队首席科学家、清华美院信息艺术设计系副教授米海鹏告诉记者,这些机器人的演奏机制和人类演奏是一模一样的。
“比如说,演奏竹笛的机器人就是通过吹气、手指按压笛孔发声。和人类演奏不同的是,一般横笛的笛孔是在人类嘴部下方,但是机器人嘴的位置没法通过这种方式出气。所以我们做了改造,把进气的装置横过来放在了笛子的一侧,从一侧进气模拟人嘴的功能。”
箜篌和排鼓的“演奏者”也是如此。演奏时,机器人需要真实地拨动琴弦、打鼓。
当然,这样的演奏也有和人类不同的地方。比如“瑶光”在拨箜篌弦的时候,观众可以理解为机器人同时有31个手指,每个手指都可以独立拨动琴弦,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同时拨动十几根琴弦。
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团队
但这样的机器人并非简单的拨弦机器或者打鼓机器。米海鹏连用了几次“难度非常大”形容。
“很多年前,我在日本留学工作。2012-2013年时,我很有幸参与了在日本的机器人乐队研发工作。当时的乐队是个摇滚机器人乐队,有三个机器人在演奏摇滚音乐。但我本人其实更喜欢中国传统文化、传统音乐。从那个时候就开始在想,有没有可能让机器人演奏中国风格的音乐。”
2014年初回国后,他开始在脑海里构思中国风的古典机器人乐队的模样。他坦言:“迄今为止的机器人发展,没有专门针对中国乐器的演奏做研究。”
2018年,条件成熟了,米海鹏以清华大学师生及毕业生为主组建起了一支7人的队伍。其中,有人物雕塑的专家,有古典音乐的大拿,还包括机器人科技研究人员。米海鹏告诉记者,整个团队平均年龄还不到30岁。
一分钟学会一首曲子
不过,这个团队面临的问题并不简单。当米海鹏带领团队开始自己制造中国风机器人乐队的时候,他发现有很多问题都是传统的机器人技术解决不了的。
同时,要让机器人演奏还需要专门的音乐家指导。“这些机器人都是有老师的。老师们告诉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技巧演奏,我们再把这些翻译成工程性语言,让工程师在机器人身上实现这些演奏技巧。”
在项目启动一年多以后,这些难题相继被攻克。2019年4月,在清华大学108年校庆之际,第一版“墨甲”乐队亮相演出,以一种类似实验戏剧的形式首次演奏了中国风曲目。
目前的“墨甲”乐队大概是什么水平?米海鹏给记者的答案是:“理论上,只要我们有一首曲子,以特殊格式给它,就可以在一分钟左右学会。”
为什么要让机器人演奏?
虽然学习音乐的效率远比人类要快,但在米海鹏看来,机器人演奏目前仍存在着不少短板。比如,音乐家演奏的时候,情绪可以感染到观众,但是机器人演奏,人们就觉得还是有机械感。
谈及“墨甲”乐队的未来,米海鹏告诉记者,现在三个机器人乐手的名字是玉衡、瑶光和开阳,其实是北斗七星中三颗星的名字。“其实在第一次演出之后就有人来问,另外四颗星什么时候亮相。我们也有这样的计划。也许未来会陆续跟大家见面。”
但同时,米海鹏和他的团队也有更深入的思考。“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替代人的工作,人类往往会对此恐慌。但是我个人更倾向认为,机器人和人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艺术就是一个特别好的、不同的切入点。”
他说:“我们最初的出发点一定不是机器人可以取代音乐家。但它可以呈现一个不同的艺术风格,因为艺术是多元化的。我们也通过机器人参与艺术的形式,让大家从更多的角度思考人和机器人之间的关系。”
米海鹏坦言,他的老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没有办法预测未来,我们预测未来的最好方式就是去创造未来”。“通过手中的发明创造去塑造未来,这可能也是我们实验室大多数老师和学生的一个理想。”
很多网友表示:将技术、艺术和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易于传播,好新奇的感觉。
也有网友表示:这样的演奏是缺少灵魂的音乐,更喜欢真人演奏
编辑:沈湫莎
责任编辑:任荃
来源:科学网、中新网、清华大学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