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人工智能已经悄然融入社会各行各业,有关人类是否会被AI取代的讨论不曾停歇,而在“最容易消亡的职业”中,翻译定然榜上有名。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昨天举办的一场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分论坛上,多位来自学界、业界的学者就此展开一场热烈的辩论。
“AI翻译势不可挡。”在这一共识下,与会专家指出了另一个需要强调的结论——即便AI翻译能做到99%,但最后的1%离不开人的作用,而这1%的投入成本、时间成本、实践成本,远比那99%高,也比那99%重要。
人工智能也会变“懵”,因为人类有“言外之意”和“未言之意”
“未来若干年,从事同声翻译的人,以及外语院校翻译专业的毕业生,是不是真的会没有工作? ”这个问题所造成的危机感,并非空穴来风,因为当前AI翻译能做的,已经超乎很多人的想象。根据一项业内观测,目前AI翻译的准确率可达40%;上外语料库研究院院长胡开宝补充,在语料库研究与人工智能语音技术“结对”之后,1亿字符高精度语料库或将让翻译精准度有无限趋近100%的可能。
那么,AI翻译是否真的“无坚可摧”?也不尽然。
上外高级翻译学院院长张爱玲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案例。在此前学校举办的一场多语种接力同传国际友谊赛中,科大讯飞设备所搭载的翻译系统作为“神秘选手”,在同传工作箱里,与20余所国内外翻译和外语院校同传译员同台竞技。在“英到中”同传环节,因输入的源语字正腔圆、句法标准,机器同传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堪称“完美”,不过它却在另个环节“卡壳”了。
张爱玲说,在“中到英”同传环节,中文是接力语言,也就是说参赛者需要把非中文源语处理成中文后,再由其他参赛者译入其他参赛语言,如日语、朝鲜语等。“讯飞系统接入的接力中文不够标准,因此它在语音识别环节遇到了麻烦,除了口音问题,还有同音字识别、环境嘈杂、中英文夹杂等情况,人工智能的语音识别率明显下降。”
一场比赛下来,AI翻译的优势和“软肋”一目了然——无论是“字到字”或“语音到语言”的翻译,只要是物理表征,AI几乎都能处理得游刃有余,但语言的复杂性、抽象性提高后,挑战随之而来。尤其需要强调的是,人类的语言不乏“言外之意”和“未言之意”,因此对AI来说,信息重组、还原语境、实现交际功能、发挥创造性等都是目前难以跨越的鸿沟。
警惕AI翻译“武器化”,须知拥抱技术是为了让技术为人所用
目前,AI翻译正在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商务、贸易、旅游等行业,且其准确度也在新闻同传、会议演讲翻译、电影台词翻译等领域备受肯定。不少学者在圆桌论坛上指出,机器的确有“过目不忘”、记忆量惊人、不会疲劳等优势,但如何利用这些优势为未来的翻译教育及翻译行业赋能,是需要“人”思考的课题。
有专家提到,AI翻译可以帮助翻译人员减轻高度重复性、高度规范性内容带来的劳动。比如说,上外与科大讯飞的联合实验室正在探索“人机耦合”的方式,让机器作为助手,帮助人学习完成口译任务。“在遇到有大量专有名词、数字的段落时,可以利用机器记录并标亮,减轻译员的认知负荷,使译员能够更好地腾出精力分析解读源语发布者的言外之意等。”这种人机合作,本质上是一种优势互补。
需要重视的是,应避免AI翻译“武器化”。“AI翻译是典型的‘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巫婆跳大神’。”因为其语料、数据、算法都是人为创造的。胡开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机器翻译质量不高,主要是由于语料库质量不高,很多语料都是通过机器爬梳而来,没有经过评估。因此这既需要通过语言学、翻译学扎实的基础理论研究,保障和优化语料库的质量,更需要加强法制监督。
作者:朱颖婕
编辑:沈湫莎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