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颗软件定义卫星天智一号在轨试验取得大量阶段性成果,对多项新技术进行了在轨试验验证。这是记者从正在举行的2019软件定义卫星高峰论坛上了解到的消息。
软件定义卫星也被称为智能卫星,是指以天基先进计算平台和星载通用操作环境为核心,采用开放系统架构,支持有效载荷即插即用、应用软件按需加载、系统功能按需重构的新一代卫星系统。
据介绍,中国首颗软件定义卫星天智一号于2018年11月成功搭载发射,目前在轨运行良好,已经通过软件上注的方式成功开展了10余项在轨试验,包括智能测运控、智能数据压缩、智能信息处理等多个方面。其中,2019年1月中旬,天智一号卫星上成功开展的“抗量子计算攻击的密钥交换协议”在轨试验,也是国际上抗量子计算攻击的密码协议应用于卫星通信的首次在轨试验。天智一号设计寿命半年,现在看来预计在太空运行将不少于两年。
中科院软件所研究员、天智系列卫星总设计师赵军锁介绍,后续,软件定义卫星技术联盟还将研制和发射一系列天智新技术试验卫星并开展在轨试验,突破天基超算、软件定义有效载荷、智能控制、智能通信、智能组网、智能成像、智能测运控等软件定义卫星关键技术,以提高卫星的应用效能,降低卫星的研发成本,推动航天领域生态建设。
赵军锁表示,目前正推动研制工作的天智二号卫星,将在天智一号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卫星的智能属性、加大模块化设计,其天基超算平台的计算能力将超过天智一号10倍。同时,天智二号卫星光学子系统将设计搭载8台多光谱相机、3台全色相机和1台全视场红外地平仪,可根据地面用户不同需求,在轨运行时进行相应软件输入、修正,可实现多光谱成像、凝视成像、立体成像、超分辨率成像以及目标检测与跟踪等服务。
天智三号则将规划设计为由5颗卫星组成的智能星群,5颗星可实现任意时刻、全球任意地点的无扁平立体探测,其中4颗星即可实现极间区微观结构立体探测。这5颗卫星还将通过5G实现星群组网,在太空开展协同探测。
编辑:张鹏
责任编辑:樊丽萍
综合自央视网、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