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年前埃及古墓中的“木鸟”竟能飞?
鸟和昆虫竟然同享一个色彩基因?
弯嘴鸻的嘴巴是如何长歪的?……
这个周末,到上海自然博物馆参加“寻鸟高手——科学家面对面”活动,由科学家告诉你第一手信息。
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带来了4000多年前古埃及“木鸟”飞行器的设计复飞。
1898年,人们从一座4000多年前的古埃及坟墓里发现一个与现代飞机极为相似的模型。该模型长14厘米,翼展18厘米,头部3.2厘米,材质为当地盛产的无花果木。外形似鸟,因此被称为“木鸟”模型。目前该模型被放置在埃及古博物馆内。
据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在读博士生余翼介绍,近年来越来越多学者认为这是飞机模型而非“木鸟”,这是因为模型具有鸟类没有的垂尾,且垂尾上明显留有平尾脱落的痕迹。若补上平尾,“木鸟”则完全是一架小小的滑翔机,非常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
▲“木鸟”模型
为了试验“木鸟”到底能不能飞,该团队连风洞都用上了。他们在电脑上建模,以1:1的比例3D打印出一架等比例的古埃及“木鸟”,对“木鸟”的气动特性进行了计算和吹风测试。
结果表明,“木鸟”具有出色的气动性和稳定性。
看到测试结果这么好,他们准备玩一把大的。他们做了一架放大10倍的“木鸟”飞机,选用锂电池供电,大功率电机动力配双叶木质螺旋桨。
上个月,他们将这架“木鸟”进行了试飞,4000年前的古埃及“木鸟”一抹黄色的身影划开蓝白天空,直冲云霄。“木鸟”在天空飞翔了一个多小时才被“召回”。
古埃及“木鸟”的试飞成功给了他们很大信心,现在他们还在复原中国春秋时期古墓中疑似仿鳐飞行器、明朝军队所装备的神火飞鸦等,或许古人的灵感加上现在的技术,会让这些传说中的飞机都飞向蓝天。
▲春秋时期古墓中疑似仿鳐飞行器(上)和明朝军队的神火飞鸦模型(下)
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的展台前,在读博士林榕梅在给游客介绍她正在研究的课题——鸟类和昆虫五彩斑斓的外表下,很可能是同一个基因的不同蛋白转录结果。由于“过分美丽”,吉丁虫经常被人们用来做高档珠宝,如果人类掌握了这个美丽基因,也许可以给动物“美容”。
有意思的研究还有很多,浙江自然博物院讲诉了“神话之鸟”中华凤头燕鸥历时17年踏遍浙江三千多个岛屿人工招引和种群恢复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展示了2017年开始对途径上海的雁鸭类迁徙调查成果;上海自然博物馆自然史研究中心为大家展示鸟类标本是如何炼成的;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展示了环志在鸟类尤其是雁鸭类调查中的作用……各个年龄段的鸟类爱好者们与专家学者亲密交流,现场氛围活跃。
作者:沈湫莎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顾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