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1的创造力究竟从何而来?科学研究上哪些底线不能碰?年轻科学家如何尽快实现个人价值?在今天由市科协和市教委联合举办的主题为“弘扬爱国奋斗精神,争做科技创新先锋”的上海市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旭和上海交通大学讲习教授刘西拉对这些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不管是做工程还是做科学,有一些共同的原则和规矩是共通的,第一是诚实、第二是公正。这是最基本的问题,在这之后,我们再讲怀疑精神、合作和开放。”刘西拉说。在他看来,前者是道德问题,后者则属于能力问题。
刘西拉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列举了几种在科研上弄虚作假的方法,如引用不当、伪造计算结果、臆造数据等。他认为,中国科学家在引用上并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引用和抄袭之间的界限不明,有些人在第一篇文章中表明了引用文字的出处,在以后的文章中就引用自己第一篇文章的内容,也就是“引着引着就变成自己的东西了”。他建议学界要对引用有一定界定,比如规定引用多少字句一定要标明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讲习教授刘西拉
刘西拉极为看重学生的诚信品质。他说,曾经有一个学习成绩在全院数一数二的学生,被发现在报告中伪造了实验数据,他要求这名学生重新进行硕士论文答辩。刘西拉说:“如果不严肃处理这件事,就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以后他在人生道路上还要犯错。科研上容不得半点弄虚作假。”
作为学生的“知心人”,许多年轻人喜欢问刘西拉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才能尽快地实现人生价值。刘西拉说,他知道学生是想早一点做出成绩来,但是想要“升上去”,必须先“沉下来”。所谓“沉下来”,就是到基层岗位上去实践。1968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刘西拉就来到四川省内江市的一个加工厂开始了他的土木工程生涯,在这里,他背过水泥,也砌过砖头。有一次,他正背着水泥袋走路,袋子破了,灰糊了一嘴。“当时觉得苦,但后来回想,我这一生所取得的成绩都和在基层吃过的苦有关,没在基层干过的人是飘着的。”他说。
当前,创新在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科技竞争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对于科学家来说,永远追求的就是“第一”,作为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旭对此感受颇深。那么,从0-1的颠覆性创新从何而来呢?他认为,求实是科学精神的核心,创造力因科学精神而来,科技工作者要养成有一说一、脚踏实地、严谨认真的科学作风,很多科学研究不能急功近利,也不能为出成绩而浮夸和弄虚作假。
▲中科院院士张旭
“做科研的幸福,是和同事、伙伴共同奋斗的那种幸福。”张旭说,他勉励年轻的科技工作者丰富自己的见识、增加自己的经验、做跨学科的合作交流,他期望他们把做学问和做科研融合在一起,继承发扬老一代科学家艰苦奋斗、科学报国的优秀品质,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作者:沈湫莎
编辑:沈湫莎
责任编辑:许琦敏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