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他,中国不会那么快就造出火箭,那么快就让第一颗卫星上天。
51年前的今天,有一位年轻的科学家牺牲了,周总理听到他牺牲的消息,震惊地丢掉了手中的茶杯。
他叫姚桐斌,是归国材料专家、研制导弹的七机部703所所长,世界顶级的冶金学家,中国航天材料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姚桐斌经过自身刻苦努力,从一位辍学摆摊的穷孩子变身成为扬名世界的青年学者,成为中国的两弹一星元勋。
他把自己满腔的热忱、全部的精力都用在祖国航天事业上。
他说,只要能把我国的航天事业搞上去,我就是死了也甘心。
穷人家的儿郎中“状元”
1922年,姚桐斌出生在江苏无锡黄土塘镇一个贫苦家庭,家里三男五女,姚桐斌在男孩中排行老二。全家十口人,全靠父亲艰难劳作勉强度日。
尽管穷苦,父亲仍觉得孩子需要接受教育,便将姚桐斌送进了学校。勤奋好学又天资聪颖的姚桐斌,在班里始终保持第一名。
但由于家境实在困难,父亲不想让儿子继续读书。
校长不肯放弃这位难得一见的天才学生,数次来到姚家劝说,父亲才终于同意他继续上学,姚桐斌不负众望,凭借顽强毅力考进无锡一中,可惜好景不长,家里实在拿不出学费,他最终还是辍学了。
辍学后的姚桐斌为了能继续读书,就在镇上摆个小摊儿,叫卖着香烟、火柴、袜子。当了两年的小商小贩,才终于攒够学费,孤身一人去了上海读高中。由于缴不起住宿费,就一直睡在教室里。
就在1937年,上海和无锡又先后沦陷了,一心要读书的姚桐斌瞒着父亲,跟四个同学一起越过日军的封锁线。又过了两年,他才终于到了江西吉安县,考进了国立十三中的高中部。
▲上中学的姚桐斌(前排中)
从很小的时候,姚桐斌就懂得人穷志不穷的道理,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姚桐斌不敢有丝毫懈怠,从来位居榜首的他再次在江西全省会考中,取得了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报考五所大学,全部发放通知书录取他。
姚桐斌抱着远大抱负,外加矿冶专业的浓厚兴趣,毅然决然选择了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矿冶系(现为西南交通大学)。
到了大学的姚桐斌依旧勤奋努力,半工半读省吃俭用的他就像一株逆境求生长的小草,绝不向命运低头。
功夫不负有心人,1945年,姚桐斌以全班总评第一的成绩毕业,被分配到经济部重庆北暗矿冶研究所。次年姚桐斌又抓住公费留学考试的机会,一路披荆斩棘最终被英国伯明翰大学录取。
不得不说姚桐斌是被幸运之神所眷顾,他的付出得到了应有的回报。
一路逆袭的姚桐斌却从未这么想过,留英的年月,他一直有两个担忧:一是怕在国外的优裕环境中沾染资产阶级习性,二是怕所学东西对人民大众没有直接的用处。
因为在姚桐斌心中,最最迫切实现的,是让积贫积弱的祖国,尽快强大起来。
留学英国期间,姚桐斌日夜关注国内局势,祖国的每一个进步,都使姚桐斌激动不已。
他在英国各地奔走,为新中国的发展做宣传,他吃最差的食物,住最差的地方,他省下每一个便士,去更多的地方宣传新中国。
当然他的爱国情怀和热情很快引来政界留意,以至于后来还接到了伦敦警察的通知,并要他在规定限期内离开英国,但是,不准回中国。
天无绝人之路,世界最负盛名的铸造学教授依·皮沃斯基听闻此事后,热情邀请姚桐斌去德国,并在他的领导下做研究工作。
不得已,姚桐斌只能远赴联邦德国慕尼黑大学,停歇不前的他用了仅仅三个月时间便以惊人的毅力熟练掌握了德语,并在瑞士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完成了从一名爱国者到一名共产主义战士的转变。
次年,姚桐斌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放弃德国优越的科研环境,以及优渥的待遇生活,回到阔别11年之久的祖国。
从零开始,为中国航天事业奠基
姚桐斌一回国,北京钢铁学院、清华大学和中科院沈阳金属研究所纷纷发出邀请函。后来,聂荣臻元帅通过国务院专家局,指名要姚桐斌到成立不久的导弹研究院(即国防部五院)工作,负责筹建一个研究所。
1962年,703所成立,这是当时中国唯一的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现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材料工艺研究所),姚桐斌被任命为所长。
而当时的研究室总共只有12个人,条件非常简陋,除了桌椅板凳和一台显微镜,什么都没有。
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工业材料发极其落后,当时别说研发航天材料了,连低合金钢都生产不出来。
姚桐斌面对的,是一穷二白,更是一切从零开始。可他心里非常清楚,如果没有航天材料,一切关于尖端武器的构想,都是纸上谈兵,而这些,恰恰是新中国最迫切需要的。
中国航天事业要起步,钎焊合金是最需要的一个重要材料,苏联根本不将技术告诉我们。
在没有任何资料可借鉴的情况下,姚桐斌带领703所的同志,争分夺秒,经过反复分析试验,他们竟然只用了不到2个月时间就生产出了高温钎焊合金。
火箭发动机中的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3000℃以上的高温,容易烧坏零部件,引起事故,姚桐斌把这个问题列入研究课题。
当所有人都质疑研究不会有结果的时候,姚桐斌坚信自己的主张。
他们将新研制的材料和工艺用于新型号的火箭上,使火箭发动机的高温大为降低,同时还提高了比推力,增加了射程。
1963年,姚桐斌出国参加一个国际学术会议,遇到了英国、德国的冶金专家。他们问他:为什么当初舍弃我们所提供的,那些良好的科研条件和个人待遇而回中国去?
姚桐斌坦然回答说:“我是中国人,当年出国就是为了现在回国。现在中国还比较落后,但将来中国一定会强盛起来。”
姚桐斌很有远见地提出了材料先行的思路,为将来新型号火箭做准备。
从1960年至1965年,703所前前后后开展了500多个研究课题,80%都应用在了如今的火箭发射、卫星上天的事业上。几乎每一个课题,都填补了我国的空白。
正是因为姚桐斌等老一代航空人奠定的坚实基础,才有嫦娥、神州飞船上天。
才使得今天的中国航空航天事业,一直保持国际先进水平。
事业爱情双丰收,奈何幸福太短
刚回国的姚桐斌住进了研究生招待所,在这里他邂逅了一位从美国留学归来的女孩,而这个女孩就是他未来的妻子——彭洁清。
几十年后,彭洁清女士回忆起与丈夫的第一次见面,仍情不自禁地说:他1米77,又高又帅,最吸引我的是他的黑头发。
▲彭洁清女士回忆丈夫(2007年采访镜头)
两个人相知在留学生迎春晚会,姚桐斌的性格比较内向,而彭洁清的活泼开朗深深吸引了他,刚回国的两个人被彼此目光吸引,一见钟情。
两个人相濡以沫,彭洁清非常理解并尊重丈夫的工作,从不抱怨姚桐斌不能每天回家与妻子团聚,而且姚桐斌的工作是高度保密的,甚至连他办公室的电话都不曾告诉过妻子。
妻子生产时身边没有一个人陪,她独自在医院生下了孩子。
直到第二天,姚桐斌才带着一束鲜花来到医院。
看到丈夫的那一刻,刚当上母亲的彭洁清泪眼婆娑,选择再一次体谅为国效力无力照顾自己的丈夫。
相知相爱相守相伴是不容易的事,他对她的是愧疚和珍惜,而她对他亦是一种包容和体谅,若不然也不会几十年后回忆和丈夫一起的点滴,依旧哽咽的说:我非常珍惜跟他在一起的时间,非常珍惜。
而这样的幸福,却在1968年的6月8日被彻底打破。
那天是星期六,彭洁清回家的日子。
这次,迎接她的不是丈夫,而是三个女儿哭天抢地的哭声。姚桐斌不幸牺牲,年仅46岁。
当秘书将这一消息告诉正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会议的周总理时,总理手中的茶杯掉在了地上……
▲姚桐斌去世前最后修改的手稿
姚桐斌牺牲前的两天,他还参加了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技术会议。
在会上,他提出703所可以承担防热系统等研究任务;会后,他立即把这些任务布置到各有关科室。
70年代,我国某型火箭因发动机材料不过关,试验屡屡失败。
后来,科研人员终于根据国外期刊的一篇法语论文解决了发动机材料问题,而让他们感慨的是,论文作者赫然写着姚桐斌。
几十年后的今天,姚桐斌指导的科研成果与工作仍沿用在今天的航天飞行中。
他的名字和事迹,应被每个国人所铭记
1983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为姚桐斌颁发京烈第080040号《革命烈士证书》,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1999年9月的一天,彭洁清突然接到一封信,信封里是一份来自中央办公厅的请柬,邀请她参加“两弹一星”元勋颁奖大会。
那一刻,距离姚桐斌牺牲,已经过去31年了。
这是激动人心的一刻,彭洁清非常激动,她的丈夫默默奉献的一生被人们所铭记。
大会上,在听到国家领导人说道:许多功成名就、才华横溢的科学家放弃国外优厚的条件,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
此时,彭洁清早已泪目。
就是这枚沉甸甸的金质奖章,是国家给予姚桐斌的至高荣誉,也是国家对姚桐斌默默贡献的一种认可。
几个月后,彭洁清把这枚直径8厘米,用99.8%纯金铸造,重515克的两弹一星勋章,捐献给了中国国家博物馆。
她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记住她的丈夫,姚桐斌!
为了缅怀姚桐斌,江苏省人民政府在姚桐斌老家的故居旧址上建成了姚桐斌纪念馆,彭洁清每年都要来这里几次,给丈夫姚桐斌的铜像前,献上45朵黄玫瑰。
▲彭洁清给丈夫献上45朵黄玫瑰
她说:丈夫离开时是45岁,在我的心中,就在他停止呼吸的那一刻,所有的时钟都停止了跳动,他永远是45岁。
2013年,彭洁清女士逝世,终于跟她思念了整整45年的丈夫,在天堂相聚……
就在去年6月8日姚桐斌50周年祭当日,姚桐斌的大女儿姚微明在博客上写了一篇缅怀父亲的文字:
这篇缅怀父亲逝世50周年的文章,字里行间没有丝毫对历史、对时代的抱怨,全部都是对父亲浓浓的爱,和对祖国深深的情!
2000年9月15日,姚桐斌铜像落成典礼在703所隆重举行。
钱学森为此题词:“鞠躬尽瘁为航天,德昭日月感后人。”
姚桐斌一生短暂却活得辉煌,今天的中国载人航天技术世界领先,他作为第一代航天追梦人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奉献了一生。
今天,我们不能将他遗忘在历史里。
他的名字和他的丰功伟绩,应被每一个中国人铭记!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任荃
来源:综合自我们的太空、河北出版传媒、读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