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数据、互联网和信息科技在智慧医疗领域的应用,人工智能医疗发展迅猛。今天,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联合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发布了《人工智能医疗白皮书》。
白皮书显示,目前,人工智能医学影像已成为中国人工智能医疗最成熟领域。上海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目标排名全国第一。
2017年7月,中国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发展智能治疗模式、智能医疗体系、智能医疗机器人、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诊断、智能多学科会诊、智能基因识别、智能医药监管、智能疾病预测等。
近三年,中国相继发布关于健康医疗大数据、全国人口健康信息化、互联网医疗等的政策,为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截至2018年12月底,全国31省市中已有19个省市发布了人工智能规划,其中有16个制定了具体的产业规模发展目标,并且16个省市2020年的核心产业规模目标达到近4000亿,远超国家层面制定的目标1500亿。产业规模目标排名前五的省市分别为上海市、北京市、浙江省、广东省和四川省。
在海外,美国目前已连续出台多个国家人工智能政策,利用人工智能对并发症进行预测及预防、发展电子化病历、对医疗大数据进行分析挖掘等,并利用AI系统自动执行决策和医疗诊断;日本基于本国严重的“人口老龄化”现象,将医疗健康和护理作为人工智能的突破口;英国则强调辅助诊断、早期预防控制流行病并追踪其发病率、图像诊断方向,并进一步提出了要保证公众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印度则将癌症筛查和治疗作为人工智能大规模靶向治疗的领域方向。
“国外以人工智能药物研发为主,中国则借助医疗影像大数据及图像识别技术的发展优势,以人工智能医学影像为主。”《人工智能医疗白皮书》项目负责人、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教授金耀辉介绍,目前,人工智能医学影像已成为中国人工智能医疗最成熟领域。从中国人工智能医学影像行业的落地情况来看,目前人工智能医学影像产品主要应用在疾病筛查方面,以肿瘤和慢病领域为主。
通过对2018年营收突出的人工智能医学影像公司的应用场景和数据资源进行分析,报告发现大部分公司都与医院展开广泛合作,并且在肺结节、眼底、乳腺癌、宫颈癌方面已有较为成熟的产品。
作为上海的研究团队,项目组认为上海应结合自身优势,将医学院与各三甲医院作为发力点,破解医疗数据难题、鼓励更多制药行业参与、加强医院监管职能、发展医用传感技术。
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健康科技创新发展部副主任何达认为,未来上海应持续在辅助诊断、辅助医院管理、基因测序、药物研发、健康管理等五大领域持续发力。
不过,项目组也提到,目前人工智能人才匮乏问题现在是短板中的短板。
“目前中国人工智能专业人才总量较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来说较少,其中,10年以上资深人才尤为缺乏。”何达表示,在此情况下,应依托上海高校,形成“人工智能+X”复合专业培养新模式,着力建设高校医工交叉、医院临床转化和IT企业及医药企业人才成长的协作生态,引入兼具人工智能技术和医学知识的复合型跨界人才来上海工作。
据悉,《人工智能医疗白皮书》是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自2018年1月成立以来发布的首份人工智能医疗白皮书报告。白皮书的收录的内容和数据截至2018年底,汇编了世界主要国家的人工智能战略,并分析了各国在医疗领域的布局,还汇编了我国在国家层面、省级层面、市级层面的人工智能医疗领域相关政策,深度分析了我国从上至下在人工智能医疗领域的布局,可以称得上是目前行业内该领域最新最全的白皮书报告。
作者:李晨琰
编辑:朱颖婕
责任编辑:张鹏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