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公布的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中,有这样一位特别的人:虽然他不是科学家,但科学家要实现构想,却离不开他这样的巧手。他就是来自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的特级技师王曙群——一位拧了30年螺丝钉的一线工人。
凭着这身本事,王曙群拧出了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成为上海今年唯一的工人获奖者。
曾参与多个航天任务
2017年4月22日,当看到天舟一号“追上”天宫二号,中国自主研制的货运飞船与空间实验室首次交会对接完美成功的时候,电视机前的王曙群终于长舒了一口气。
天舟一号对接机构已是他们团队研制总装的第七个上天的对接机构,相比前六个,大家似乎摸透了一些“套路”。但王曙群的心情依然紧张:每一次对接,他都会“偷偷”找一个地方看电视直播,心情就像家有高考娃的家长一般忐忑。
熟悉王曙群的人喜欢叫他“老王”,也不知道这个“老王”的称呼是谁先叫起来的。四十出头的他,已被人叫了十几年“老王”了。不过,从他在航天装配岗位工作28年的资历来说,他的确无愧于“老王”之谓。
刚开始接触对接机构装配时,年轻的王曙群觉得不难,他说:“感觉再干个一两年,总能干成的。”没想到,随着工作不断深入,技术难题接二连三地出现,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
在对接机构中,12把对接锁是核心部件。要在对接时保持平稳,不产生剧烈晃动,这12把锁就必须做到同步紧锁、同步分离,这样才能保证航天员的生命安全。
调试初期,王曙群发现试验结果与设计出入很大,而且各种偏差毫无规律可循。但他没有气馁,而是耐心地寻找突破口。在150万个数据中,他提炼出钢索紧固螺母的旋转角度与钩间距、钢丝绳张力及绳轮角度之间的量变关系,形成了每变化1°的装配对应关系表。他制订了科学的试验方案,不仅使柔性传动的对接锁系快速精准地调整到同步,而且使同步稳定性从最初的3次提高到50次以上。
对于一些看似不必要的细节调整,“老王”选择自讨苦吃。
有一次,对接机构差动组合在测试区测试,输出效率出现衰减状况。根据设计工艺,输出效率参数属于正常范围,只是数值处在边缘。对此,可以不做改进调整,“老王”却自告奋勇。在他看来,“太空之吻”没有彩排,这么多年工作一朝验收,要么满分要么零分,更何况还关乎航天员的生命。
工作台上,王曙群不是把差动组合拆分开来分析,就是在苦思冥想,或者在做试验。“到底是什么问题?”问号整天在他脑中盘旋。功夫不负有心人。三个月过去,他找到了问题症结,迅速着手改进,结果输出效率比设定参数最低值提高了10%。
这次天舟一号对接机构总装中,整个总装测试试验周期从原先的六个半月缩短至四个半月,提效明显。王曙群介绍,这种提效得益于整个团队的成长,也得益于生产流程的优化。在吃透技术状态的基础上,很多串行生产优化为并行生产,节约了大量时间。在同事眼里,王曙群团队有一个最大特点:拼!同样的装调任务,通常别的团队需要一周完成,而他们却不到两天就全部装调到位。“明明是技术工人,但他们甚至经常把研发的活儿也揽了。”
70后,生活在闵行,也曾迷茫彷徨
1970年出生的王曙群,从小生活在上海市闵行区。16岁时,他从闵行六中初中毕业,考入了家附近的新中华厂技校;三年后,又按部就班分配到新中华机器厂成为一名普通工人。
他进厂的第一个工种,是钳工。看似再平凡不过的岗位,并没有让王曙群有所懈怠。錾削、锉削、锯切、划线、钻削……他跟着师傅单培林,每天认真地在钳工台上学习着这些基本技能。
当时的新中华机器厂是一家军工企业,但由于产能低、技术也相对落后,并没有形成打得响的拳头产品。反倒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企业向民品发力,由他们厂生产的“航天牌”冰箱,一度成了老百姓追逐的对象。
王曙群的脑海中,至今有着清晰印象———那会儿来厂里拉冰箱的卡车常会在厂门口排起长队。“冰箱卖得好,我们工人的福利待遇也跟着上去。”他说。只可惜好景不长,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该厂的民品生产逐渐走向低迷。他告诉记者:“当时厂周围很多人都说,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自己企业效益不好,我们心里也很忐忑。有不少人也就辞职‘下海’了。”
能够让王曙群坚持至今的,是师傅单培林一如既往的教诲。“他总跟我说,不管做任何工作,你都要学会在工作中自我规划和思考,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钳工,你也要想清楚,自己今后的目标,是继续扎根在工人岗位好好干下去,还是干脆去寻找更适合自己的方向?干我们这一行,不仅基本功要扎实,更要耐得住寂寞,很多工作都是从拧好一颗螺丝开始的。师傅还经常拿倪志福等工人楷模给我举例。”王曙群回忆道。
深思过后,他决定跟随师傅的脚步,潜心研修技能。1995年,王曙群参加了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的高级技工培训学习,成为了一名技师,并开始参与载人航天型号对接机构的研制工作。当时,企业重新实施军民分线,军品科研生产部分从新中华机器厂分立出来,被命名为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主要承担运载火箭研制、生产和总装,载人航天、深空探测以及部分卫星零部件的研制和生产总装任务。当时的王曙群就在心里暗暗定下了目标,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早日攻坚克难,啃下对接机构这块硬骨头。
那些年,在偌大的厂区内,王曙群每天最多只能见到一次太阳———早上来上班时有阳光,等到下班,天已经完全黑了。碰到做单机热循环实验时,一套37小时的实验,他往往连厂房都不会出,不着家成了常态。饿了,就去办公室吃两口饼干;累了,干脆在实验室门口的过道支上一张钢丝床眯一会儿。光是这样37小时不停顿的实验,在整个对接机构的研制中,就需要做31套。
尤其是2008年到2011年,是对接机构研发最关键的冲刺阶段。那段时间,王曙群的头发大把大把地掉,只要一摸脑袋,总伴着几十根头发自然掉落。家里的事,他已经完全顾不上了。自己儿子的生活由家里老人全权照料,学习则交给了身为小学教师的妻子。甚至有一回周末加班,妻子在市区临时有事,让王曙群去补习班接儿子,走到厂门口的王曙群却不知何去何从,最后还是儿子自己冒着大雨走回了家。
如此心无旁骛的闭门奋斗,绝非每个人都能坚持到底。但王曙群却凭着一句句“再干一两年就能成功”的坚定信念,见到了胜利的曙光。
不能只甘当“老黄牛”,而要找到“不可替代性”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能能手、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十大工人发明家、上海工匠……伴随着成功纷至沓来的,是一个又一个荣誉。这几年,王曙群有了自己的技能大师工作室,但在他看来,不能把所谓的大师工作室当成“荣誉机构”,而是应该作为一个创新平台,引领同事和徒弟们共同前进。
“很多人觉得我们是‘老黄牛’,但我一直跟徒弟们说,我们这工作最终是要出产品的,绝不能只甘当‘老黄牛’,一味地‘听指令’,而是要多动脑筋、多思考,想方设法在岗位上找到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在厂里,尽管这么多年从事的都是操作,但无论是设计还是工艺的同事都很佩服王曙群,称他为“双料特级技师”。因为在对接机构的研制中,王曙群常有“奇思妙想”,并牵头研制了五十余台套专用工装,使整个装配时间缩短了五十天。
王曙群给记者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在对天宫一号的对接机构部件进行实验时,他们曾发现在低温某个点时传感器信号会不稳定。“比如它在低温30℃的时候没问题,低温40℃的时候有反应,到了低温50℃的时候又没问题了。大家足足想了半个月,从材料、设计、安装方式等各方面挨个‘怀疑’,但都一无所获。”后来,王曙群在和生产人员沟通中得知,生产人员在固定螺丝钉时,曾在簧片上多点了一些502胶水。多点的胶水流淌到了簧片表面,给簧片增加了一点点的厚度。
于是,王曙群便拿增厚的簧片和正常的簧片做对比试验,结果发现,还真就是这一点点厚度影响了簧片在不同温度点的屈服力。原来,虽说簧片压在圆柱体上的压力虽然只有几牛米,但是压力大的时候在工作中会产生磨削,改变一点点簧片力的性能,实际上就是改变了接触力,信号就会变得不稳定。
类似的操作细节问题,以前可能解决了也就过去了,很少会留书面记录。但王曙群坚持要将它写入操作规范手册。“你听过海恩法则吗,那是关于航空安全飞行的,说的是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我觉得在我们这个行业同样适用海恩法则。因为在我们这种单件小批量的制作过程中,人其实是最不可靠也最不稳定的因素。出现重大问题了肯定会引以为戒,但在每个人的工作中其实难免会出现一些小问题。这些小问题可能不易被排查,也不“要紧”,但一旦暴露在关键时刻,影响恐怕就是‘致命’的。”王曙群说。
2018年初,王曙群以工作室的名义牵头,搜集整理相关的 《风险案例集》,将大家工作中碰到的问题分层分类予以归纳,并通过PPT课件等形式,在日常的员工培训时给大家上课。就像记者在王曙群工作室和实验室里看到的那句标语:“做事有依据,做事按依据,做事留记录”。这句总结自失败的经验,正时刻提醒着王曙群和他的同事们。
这些年,已有15位同事陆续加入王曙群的大师工作室。他把大家分成培训、创新、攻关、交流等四个小组,分别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相关活动。“前三个都是和业务紧密相关的,至于交流,以前我这方面并不擅长,多数时间自己闭门搞研究。但现在不光自己会主动参与,更会鼓励大家多和同行乃至其他的技能工作室交流沟通,寻求灵感。”他说。
王曙群告诉记者,看到宝钢的首席技师王军两度斩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他就通过市总工会和王军大师工作室建立了联系。几番交流取经之后,王曙群回来鼓励大伙参与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的申报。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断努力,目前团队已经斩获了两项上海科技进步奖。
2016年,王曙群成功获评“上海工匠”。上周,得知新一轮的“上海工匠”开启评选,他便积极鼓励一位同事通过市总工会的“申工社”App报名自荐。“我跟他说,像这样的事,哪怕单位没有名额推荐,自己去积极争取总是没错的。能不能选上‘工匠’另当别论,但至少我们要具备‘工匠’的能力与自信。”他还给加入工作室的各位定了个目标,凡是2011年以前进厂的,在明年之前,统统要想办法拿下“技师”职称。
换作几年前,要是有记者来采访,王曙群说他宁可悄悄躲进实验室。但这个下午,他却和记者足足聊了六个多小时。“多宣传,可以引起更多人对产业工人的关注。尤其像我们这样的工作,需要一支耐得住寂寞的稳定队伍。这样的队伍,除了要具备家国情怀,也需要相对稳定的收入保障。我希望媒体能帮我们适时呼吁呼吁,切实提高产业工人待遇,至少要让新进厂的年轻人感觉有奔头,他们才能真正静下心来,踏实工作。”
作者:王星 张晓鸣
编辑:金婉霞
责任编辑:麟清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