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古鸟正在打架,空中飘落一对尾羽(绘图/张宗达)
今天的鸟类羽毛斑斓,光彩夺目。它们的祖先也是如此吗?
就在刚才,古生物学家在北京宣布,他们发现了世界上首批三维保存的古鸟类尾羽琥珀,初步揭开了一亿年前古鸟类尾羽的秘密——可能曾经斑斓夺目,而且很容易掉落。该研究成果在专业学术刊物《古地理学报》在线发表。
鸟类是世界上多样性最为丰富的脊椎动物之一,种类超万种。在其近1.5亿年漫长的演化历史中,白垩纪是鸟类演化的重要阶段,记录了恐龙如何演化为鸟类的过程。而羽毛在鸟类的演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披羽恐龙开始,化石记录中最精妙的羽毛要数那些长长的尾羽。从现有的羽毛化石记录来看,这些尾羽并不符合空气动力学要求,所以并非用来平衡身体和飞行之用。
多数古生学家认为,它们担负的是一些信息交流的职责,比如求偶、炫耀、物种识别,以及视觉沟通等。
这些令人着迷不已的漂亮羽毛都有一道加粗的羽轴,因此被称为羽轴主导型羽,而细长的或球拍状的羽毛,通常被认为是尾羽中的饰带。
遗憾的是,绝大多数此类羽毛在化石中都被压扁了。古生物学者只能了解其平面结构,而看不到其生前立体的结构特征,从而了解古鸟类羽毛真正的样貌。
成对出现的羽轴主导型羽,有着非常奇怪的形态
2015年的一个偶然机会,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邢立达在缅甸密支那琥珀市场看到了一种非常奇怪的羽毛珀。
“这些羽毛珀有着粗粗的羽轴,这令我马上想起了孔子鸟那对显眼的尾羽!”他告诉记者,“但它们太奇怪了!我们知道,现代鸟类羽轴都是封闭的,中间是充满海绵组织的髓腔,但这些琥珀中的羽轴在羽毛背面则是开放的,也没有髓腔。”
毫无疑问,邢立达当时看到的,便是首次以立体形式保存下来的古鸟羽轴。
随后,他在各地的琥珀市场和一些民间收藏者手上,陆续发现了数十件拥有同样特征的羽毛珀,这令他更加惊讶。
这些羽毛琥珀来自著名的琥珀产区——缅甸北部克钦邦胡冈谷地。
此地的琥珀距今约一亿年前,属于白垩纪晚期的最早期。
当时,缅甸北部潮湿的热带环境中,很多动植物常常被柏类或南洋杉类所流下的树脂包裹,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形成琥珀,并一直保存至今。
成对出现的羽轴主导型羽
这些羽毛显然也幸运地被树脂轻柔、完整地以立体形态“封存”了下来,也让古生物学家第一次看到了古鸟尾羽的真正样貌。
“大量的标本表明,这类羽毛的羽轴就是开放的——演化有时候就是这么神奇,令人匪夷所思。”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皇家博物馆教授瑞安?麦凯勒继而猜测道,“这种羽轴的结构,空气动力学功用很有限,但羽轴之所以开放,可能为了降低长出这种长羽毛的能耗,使尾羽长而轻。”他认为,这种羽毛形态可能代表了一种原始的羽毛形态,尚未发育出完整的羽轴。
“我们此次发现的这些标本有着很高的多样性。”邢立达介绍,“个别标本的羽轴和羽支还具有横向色素沉着带,深棕色和无色带交替出现,这代表着黑素体的分布和浓度,表明这些古鸟类的尾巴很可能是斑斓的,当年可能非常养眼。”
成对出现的羽轴主导型羽,有着非常飘逸的形态
邢立达在寻觅到的数十件同类羽毛珀中,找到了至少九件是成对出现的,而且羽毛附近没有鸟类的尸骸,也没有迹象表明羽毛和树脂表面有过打击式接触。
“这可能表明这些羽毛很容易掉落,可能是鸟类在打斗掉落,甚至是防御时引开敌人的诱饵。”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皇家博物馆皮埃尔·考克斯博士表示,当人们再看到两只古鸟类埋藏在一起,一只有长长的尾羽,另一只没有,可能就不能说这是一公一母的“凄美史前爱情”。琥珀中的证据告诉我们,这很可能只是两鸟相争,被打败的那只掉落羽毛而已。
作者:许琦敏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许琦敏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