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准备聊一个关于钱的话题,有点俗,但它却又是最近几天科研圈的热点,不知你听说没有?
10月29日,科技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一篇意味深长的新闻——《FAST验收在即,已启动新一轮招聘,“中国天眼”10万年薪难觅驻地科研人才》。
这篇看起来有点高级黑的文章,简单概括下就是说:中科院国家天文台FAST(中国天眼)又要招人了,因为之前(2016年)的招聘效果不好,所以领导希望新一轮招聘能受到更多的社会关注。
既然如此,我们先简单总结下岗位和待遇吧,看看大家有没有兴趣?
1、工作地为贵州黔南州平塘县,比较偏僻。
2、需24小时三班倒,潜台词:常年倒夜班。
3、聘用制,即无编制,“表现优异者可入编”,但没提具体编制数字。
4、驻地半个月后才能回家,即需两地分居。
5、薪酬结构为工资+驻地补贴,两项相加,“每年可达到10万左右”。
这则新闻一出,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工资太低了吧,这怎么能招到人呢?
算一下工资。
10万年薪,税前每月8333元,扣除五险一金,到手大概6500多。
但要注意,新闻明确指出,工资加驻地补贴每年10万,如果日补贴按100元计,每月补贴3000元,这部分以此为系数上下浮动。
也就是说,这份工作的月薪构成,其实是底薪3500(浮动)+补贴3000(浮动),难怪有同学在评论中自黑道,估计也就能招来在读博士生,或住院医师了…
别急着扶额,本着严谨的态度,我们再确认下岗位和需求,明确这次招聘的到底是不是科研人员?
据新闻所示,我们在官网上找到了FAST的两次招聘。
2016年
网址:http://www.bao.ac.cn/yjdw/rczp/201612/t20161229_4729702.html
2018年
网址:http://www.nao.cas.cn/xwzx/rczp/201810/t20181029_5151241.html
两次招聘的岗位和数量,汇总如下表。
其中,标蓝色为相同职位,可以理解为2016年开始一直没招到,也可以理解为招到但又离职了。
经过我们对岗位描述和要求的仔细阅读和理解,FAST这两次招聘大致能分三类,一部分为工程师,一部分为科研人员,还有一小部分算内勤人员(如司机)。据上图显示,显然司机岗已经招到,这部分我们不予评价。
先说工程师,上述岗位中有强电工程师、机械工程师、运维工程师,要求熟手,有管理经验……Emmm,能上图的时候,我们一般不废话——
上图是国内某招聘网站各层次电气工程师的经验要求和薪水,还是没有年终奖、不谈长期外派的水平,工资加补助一共年薪10万的劳务派遣岗,恐怕,没能力与之一战吧?
而在科研人员的招聘中,我们更是发现一个有趣的细节,
【脉冲星科学研究和数据处理】一岗位的描述,2016年的要求是天文学、物理学博士,具体要求比较高(全面掌握、熟悉编程语言),而2018年则变成了天文学、物理学、计算机硕士及以上,要求也相应降低了一些(有基础、熟悉语言者优先)。
也就是说,官方自己似乎都没有底气,觉得10万年薪能招来博士,于是悄悄地把标准从招博士降成了招硕士…
为什么10万年薪招不到科研人员?
说回科技日报这篇新闻,为什么10万年薪招不到人呢?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FAST工程副经理兼办公室主任张蜀新认为,原因有两个:
1、宣传不到位。
2、驻地偏僻、条件艰苦,工作可能会比较枯燥。
也有科研人员分析,“FAST的驻地工作短期内难以出大的科研成果,很多人在大学毕业后更希望找个好工作,多赚点钱。”
但“张蜀新表示难以赞同”,他说:“科研上要出成果,没有一定的沉淀是不可能的,搞科研不能急功近利。”
我们再来翻译一下。
如果你找工作时,有领导对你说:“小募啊,我们工资很低加班很多,但公司平台大,未来发展很好,出来工作不能急功近利,年轻人不能只想赚钱。”
你是不是会认为,这不就是给我画饼呢吗?
12万的年薪,也许只是特例吧?
真没想到,一山更比一山低……
为什么我们的科研单位就这么自信,觉得年轻的科研人才就应该为了情怀放弃可以选择的高薪,任劳任怨地奉献自己的青春呢?
不,看看他们的发际线,他们已经不青春了。要知道博士毕业的人,除非大神,几乎都已过而立之年了,他们的家庭压力非常大。
上图是我们在募格科聘上随便搜出的一所国内某非重点高校招聘,在有选择的情况下,他们有什么理由不选择一个能搞科研、也能出成果,但薪水和待遇更好的岗位呢?
这背后的体制问题,也许更值得我们深思。
正如中科大副研究员袁岚峰博士所说,我们更多地要以花别人2倍的钱办别人1.5倍的事自豪,而不是以花别人10%的钱办别人20%的事自豪。国家和研究院所舍得花钱投入在设备上,这很好,但更要舍得花钱在科研人员的收入上,这才是重视人才的思维。诚然,科研需要有情怀的人来做,它不是一条致富路。但科研不能致富,绝不等于科研人员就应该无条件忍受低薪酬。都已经8012年了,我们不能走两个极端,一边讲奉献,一边宣扬甘于清贫,这不是亲手将人才推向别处吗?
如《史记·滑稽列传》所述,楚国攻齐,齐威王派淳于髡出使赵国求救,让他带上黄金百斤、驷马车十辆。淳于髡大笑,说:“我看见路旁有人祭祀田神,拿了一只猪蹄、一杯酒,祈祷明年五谷丰登。祭品这么少,要得还这么多,真是可笑啊。”于是,齐威王很羞愧,把礼物增加到黄金千镒、白璧十对、驷马车百辆,赵国也顺利答应齐国的请求。
可见,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自古至今都是大忌。
2016年,李总理在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考察时说,希望有一批人能够静下心来甘于坐“冷板凳”,但别忘了,总理同时还提到,要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管理经验,科研“人头费”不要管得太死,否则很难吸引一流人才。
很多时候,有些人似乎只看到了总理的前半句,而选择忽略了总理的后半句……
市场经济已经这么多年,真心希望政府和科研机构能审视一下自己的薪酬体系,我们没有要求让科研人员一夜致富,但至少要让他们的收入配得上安心奉献的程度,这已经是最起码的底线了。
我们要讲情怀,但也不能只讲情怀,对吧?
顺便提一句,在知乎这个问题下,很多博士自黑了一个解决方案。
应该让FAST以中科院的名义招硕士生,当在读博士培养,毕业方向定为此次招聘的工作内容,和导师异地网络联系,3-5年毕业,又能出文章,年薪还10万,一下子显得比补贴多多了。
这个段子看哭了很多人,嗯…是不是暗示了,不光科研人员的薪酬低,硕博士的补贴也该再涨一涨了?
编辑:朱颖婕
责任编辑:顾军 姜澎
来源:募格学士原创、中外学术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