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今年诺贝尔物理奖的揭晓,一个过去不那么有名的女性名字——唐娜·斯特里克兰,让整个世界沸腾了。
时隔半个世纪,118年诺奖历史上的第三个女性物理奖得主出现了,在她之前,闪耀在诺奖物理奖名单上的两位女性分别是波兰科学家玛丽·居里和德国物理学家玛丽亚·梅耶,而时间则要追溯至1903年和1963年。
其实在诺奖得主的统计学结果上,男女之间的差异非常惊人。不光女科学家得奖少,而且当女科学家和男科学家共同作出贡献时,经常是男科学家得奖,而女科学家抱憾而归。从1901年到2018年,898名获得诺贝尔奖的个人当中,只有49名女性。在近600位科学奖获奖者中,女性更是少得可怜——18人。
根据对17位女性得主的家庭背景、配偶情况等进行的统计,结果显示,她们中约90%的人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受到良好的启蒙教育,半数有从事科学相关工作的配偶,甚至有三位获奖者是与先生一同获奖的夫妻档。虽然总数很少,但有11位女性获奖者分散在整个漫长的20世纪,而有6位集中于2004至2015年间获奖,提速明显。
但是即便获了奖,这些女性在科学界的处境似乎也没有水涨船高。第一个获诺贝尔奖、并两次获奖的居里夫人,一开始连提名都没有,一直被说成丈夫的助手。获得诺贝尔奖之后都没有自己的实验室,丈夫去世后经过多方申请,索邦大学才把居里夫人的丈夫生前的实验室交给她,但没有给她教席。
1947年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格蒂·科里直到得奖前一年才得到教授职位。1963年获得物理学奖的玛利亚·格佩特·梅耶有长达30年时间没有获得报酬、无薪研究。
还有更多女性科学家终身无缘诺奖,但她们的光芒不会被掩盖,而她们为科学和世界作出的杰出贡献,永远值得敬佩、值得铭记。
德国物理学家Lise Meitner和Otto Hahn一起发现了铀的裂变,这项发现直接导致了核武器和核电站成为可能。Hahn拿到了1944年的诺奖,而Meitner虽然获得了48次提名,却没有得奖。(另一位女科学家Ida Tacke Noddack第一个预测了核裂变,但她也没有得奖。)
▲德国物理学家Lise Meitner
奥地利物理学家Marietta Blau发明了使用核乳胶拍摄高能粒子的技术,极大地促进了对核反应和宇宙射线的研究。Powell利用这个技术并发现了π介子,获得了1950年的诺贝尔奖,而Blau虽然获得了薛定谔的提名也没有用。1970年Blau因为辐射带来的癌症去世,甚至没有一家科学媒体登出讣告。
▲奥地利物理学家Marietta Blau
美国化学家Katharine Burr Blodgett是Langmuir的学生和重要合作者,表面化学里十分重要的Langmuir-Blodgett薄膜就是以他们两人的名字命名。但是1932年化学诺奖Langmuir自己拿了,没有Blodgett的份。(Langmiur的仪器和技术是在另一位女科学家Agnes Pockels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Pockels也没有获奖。)
▲美国化学家Katharine Burr Blodgett
德国化学家Erika Cremer1944年发明了气固色谱,但是她的第一篇论文因为印刷厂遭到轰炸而没能发表,战后她的研究也没有得到科学界的关注,结果1952年英国人Martin和 Synge靠气液色谱得了诺奖。
▲德国化学家Erika Cremer
匈牙利化学家Elena Galpern是第一个理论预言C60(富勒烯)稳定性的人,直到12年后Kroto等人才合成了C60。结果合成的三位研究者获得了1996年的诺奖,而Galpern被排除在外。
▲匈牙利化学家Elena Galpern
美国化学家Isabella Karle 和丈夫Jerome Karle一起发展出了X射线散射法测定晶体结构,1985年Jerome得到了诺奖通知,他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问妻子有没有一起得奖,然而没有。
▲Isabella Karle和丈夫
还有最著名的那两个案例,罗莎琳·富兰克林做出了DNA的X射线衍射图,诺奖给了她的同事沃森、克里克和威尔金斯;约瑟琳·伯奈尔观测并记录到了脉冲星,诺奖给了她的导师休伊什……
▲罗莎琳·富兰克林
当然,所有科学家的贡献都和前人与同事的工作密不可分,每一次诺奖给谁不给谁都有争论的空间。但诺奖从1901年到2017年,只有17位女性获得了科学领域的诺奖,却有这么多被诺奖遗忘的案例。
▲约瑟琳·伯奈尔
所幸,今年有了第18个。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家奖的1/4颁给了唐娜·斯特里克兰;她做出获奖成果的时候,是另1/4诺奖得主杰哈·莫罗的博士生。倘若是在五十年前,也许她也会遭遇和约瑟琳·伯奈尔一样的处境;这一次,女科学家总算没有被忽略掉。
不过,在唐娜·斯特里克兰获得诺贝尔奖之前,也许并没有得到太多关注。她的维基页面是在获奖后10分钟后才建立的,而她本人仍是一位副教授。
▲加拿大物理学家唐娜·斯特里克兰
因为这些伟大的女性科学家,科学界多了一丝别样的色彩和光辉。希望未来,当更多女科学家踌躇满志地敲响真理的大门,她们能获得更公平的对待,迎来一片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
编辑:朱颖婕
责任编辑:任荃
来源:综合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