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中国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以下简称“考察队”)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冰情复杂、气候多变等困难,圆满完成了考察任务,顺利返回上海雪龙路的极地码头。
考察队由“雪龙”号船、综合队、大洋队等组成,共131人。“雪龙”号船2018年7月20日从上海出发,历时69天。考察队先后在白令海、楚科奇海、加拿大海盆、北冰洋中心区域等海域开展了基础环境、海底地形、生态、渔业、海冰和航道等综合调查,取得了丰硕的考察成果,进一步夯实了北极业务化监测的基础,对我国北极科学研究、业务化监测体系建设、北极环境评价和资源利用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此次北极考察中,有新闻媒体报道今年北极圈内出现30摄氏度以上的极端高温,然而据本次考察队首席科学家助理陈红霞表示,考察队遇到了近12年来第三次冰情,高纬度海冰比预计更为严重,原本计划的“穿极”计划由于海冰过多过厚的原因而被取消。由于冰情严重,这是历年来离北极点最远的一次北极科考。
“雪龙”号船船长沈权表示,雪龙船在航行至北纬84度时便无法继续航行,由于海冰和可视度等问题,南撤也很困难,南行34个纬度花了一个多月时间。
本次考察将业务化监测项目和科研项目相结合,实施了88个海洋综合站位和10个冰站的考察,冰站数量、冰基浮标以及锚碇观测平台的布放量均为历次北极考察之最。尤其是首次成功布放我国自主研发的“无人冰站”、水下滑翔机、爬升式海洋剖面浮标等无人值守观测装备,使我国的北冰洋考察从夏季延续到了冬季。
陈红霞表示,我国自2008年第三次北极科考就开始布防气象监测站,而本次布防的“无人冰站”能随海冰漂移,更好地监测海冰边界形成、洋流对海冰的作用等科学问题。
据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杨惠根表示,这也是与国际漂流冰站计划(MOSAiC)和国际极地预报预报年(YOPP)等国际大型极地考察和研究计划相配合的举动。
“当雪龙二号投入使用后,今年遇到的雪龙船受制于海冰情况将大大好转,因为这些海冰对雪龙二号来说不在话下。”沈权说。
杨惠根进一步透露,雪龙二号11月将进行系泊实验,明年三月将进行倾斜实验,确定船的重心和稳性,明年上半年完成航行实验和科考设备调试,下半年将结合考察任务完成破冰实验。
作者:沈湫莎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顾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