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诚信是科技创新的基石。最近,科技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严查科研不端行为。伪造、剽窃当属科研不端行为,可在工作量庞大的科研活动中,如何知道自己是否触犯了诚信底线?
从上周起,国际著名神经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蒲慕明在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为研究生开讲《科研诚信上的灰色地带》。这是六年来蒲慕明第三次亲自主讲这门课。作为神经所研究生的必修课,这门为期三周的科研诚信课程通过对案例的讨论,让很多学生在科研起步阶段,就在心里筑起牢固的科研诚信防线——认清科研诚信“灰色地带”和陷阱,避免滑向科研不端的深渊。
▲蒲慕明开讲科研诚信课
“科学就是寻找真理,不诚信不如不做科学!”
作为世界神经科学界的顶级科学家,从18年前开始创办神经所,蒲慕明深感国内科研诚信教育缺失所带来的严重问题。近年来,中国的SCI论文发表数量已成为世界第一,但中国论文的声誉却并不尽如人意。去年,国际学术期刊《肿瘤生物学》撤稿107篇,大部分作者来自中国。
“为什么我们的科研影响力与我们论文数量并不匹配?因为质量还不够好,而科研诚信更是质量和影响力的保障。”蒲慕明说,所以从科研起步开始,就应该让学生明白哪些做法是不对的。
蒲慕明在六年前决定开设科研诚信课,并要求每个博士生毕业之前必须学过。这就是为了让年轻人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诚信是科研的基本规范。科学就是寻找真理,不诚信不如不做科学!”他认为,学习这门课就是学习如何将科研做得更扎实。
在美国,几乎所有顶尖大学都会开设科研诚信方面的课程,每个研究生都必须学习。曾经,神经所有位课题组长被发现好几篇论文在图片上存在造假,在决定如何对其进行处罚的时候,所内科学家就出现了不同意见:有人认为“不端行为没有伤害到任何人,科研结论也是对的”不应开除;有人却认为,根据国际学术惯例,一经查实有不端行为就应结束学术生涯。最终,神经所决定让这位课题组长主动离职。
碰撞辩论中澄清“灰色地带”的诚信陷阱
对科研不端“零容忍”,说起来容易,真要做到“君子不欺暗室”,却需要对无数细节进行确认,因为存在太多的灰色地带,别人不指出、不调查,就很可能不会被发现。
每一堂课,蒲慕明都精心准备,引用大量国外大学中的经典教学案例,并开列参考书目。为了能尽量多地澄清学生心中的科研诚信灰色地带,这门课特设了诚信案例的讨论环节:先由学生和引导老师分小组讨论,再由老师汇集各班意见后一起上讲台公开讨论,以获得全体学生的共识——在全球大学的科研诚信教育中,算得上首创。
▲中科院神经所研究生们分组讨论科研诚信案例
有案例提到,有个学生在第一次申请项目时,将未投稿的论文写成已经投稿而被学校开除,这样的处罚是否过于严厉?有不少博士生觉得,这个学生只是初犯,不应该接受如此严厉的惩罚,尤其在学校没有提供足够科研诚信教育的情况下。但蒲慕明却坚持,只要犯了错就应该受到处分,并不应该姑息这样的行为,毕竟这是一个明显的造假行为。经过讨论后,更多学生意识到,对诚信的坚持应发自内心,做错就应该受罚,不应借任何外界因素来推脱。
当学生在实验中发现不可预料的现象,导师却不愿去关注,只想要自己想要的数据,应该怎么办?是导师思维太狭隘,还是学生的实验经验不足?让老师们惊喜的是,不少学生认为应该坚持自己看到的现象,并做进一步的研究——因为放弃就永远不知道对错,但坚持下去才能有所收获,而屈从于老师的想法,则可能动摇内心坚持探寻真理的想法。
▲蒲慕明对学生讨论意见进行点评
蒲慕明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神经所曾有这样一名学生,他不同意导师的看法,经常与导师争执不下。导师觉得这个学生“不听话”,但蒲慕明却在给这位学生写的推荐信中提到他“以喜欢与导师争论而出名”,他因此被一个很好的国外实验室接收,现在他已经成为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教授。“所以,导师的假说也可能会是错的,学生如果可以拿到更多证据,说服导师完善假说,将会是科研中非常珍贵的经历。”他说。
因为编辑喜欢漂亮数据,就去挑选数据?因为数据与理论不符,就删去一些数据?千万不要自作聪明,任何挑选数据一定要有足够的客观理由。蒲慕明说,要求学生实验记录本要详尽,是实验数据可靠性的重要证据。最基本的问题是伦理问题,如何做抉择,才合乎伦理规范。有些科学家会在“灰色地带”中朝“黑色”方向选择,日积月累就会出现科研不端行为。这应该成为每个科学工作者所警戒的。
作者:许琦敏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