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成熟一个、启动一个”的原则,引入社会资本投入,扩大经费的自主使用权,坚持企业化管理模式……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怎么建有了具体实施意见。在今天下午召开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市科委主任寿子琪介绍了《关于本市推进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的实施意见》(简称《意见》),《意见》回答了人们关心的功能型平台的基本功能、核心能力、主要布局方向、财政投入模式和绩效考核方式等问题,上海功能型平台建设驶入快车道。
功能型平台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四梁八柱”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13年开始,上海市科委就开始谋划推进功能型平台建设,迄今为止已经布局了微技术工业研究院等6家机构,并初步拟定了18个平台。
功能型平台的最大特点是“开放”
功能型平台和之前上海已有的平台和基地有何不同?寿子琪表示,功能型平台具备三大特性——功能综合性、服务公共性和网络枢纽性,功能型平台既是新产业、新技术的策源地,又是连接产业界和学术界的桥梁,还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加速器。
“平台切不可建成某一个单位或机构的内部资源,而要以完善创新链和产业链为目标,协调社会各方优势力量共同参与,建立市场化、专业化运作机制,用企业的管理模式运行平台。”寿子琪说。
对标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IMEC)等国际一流机构,2014年,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成为功能型平台首家试点单位,到目前为止已经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在产业技术研发方面,它成功开发出国内首颗自主研发的超低功耗32位微控制单元(MCU);在促进成果转化方面,它建成了全球领先、我国首条8英寸“超越摩尔”研发中试线,这条月产量3000片晶圆的中试线将为许多实验室传感器铺设一条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路;在提升国际影响力方面,有了这一平台,许多传感器的国际会议都放在上海举行;在创新创业方面,它孵化出包括上海矽睿科技、上海磁宇信息科技、上海芯晨、上海芯迈等在内的创新企业。
在创新网络中,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既是产业技术创新的“源头”机构,又带动了技术溢出和企业孵化,它是功能型平台建设中的成功样本。
“活络”的薪酬体系面向全球招聘一流“掌门人”
用一个字形容功能型平台的管理运行机制,就是“活”。
在平台非营利性机构定位下,将探索实施社会化招聘、企业化管理的用人机制,目标瞄准国内外一流顶尖人才。
卢克( Luc Van den hove)原是比利时最高学府鲁汶大学教授,后被全职聘任为IMEC总裁。功能型平台引导和鼓励“效仿”这一方式,可以通过双向挂职、短期工作、项目合作等柔性流动方式,实现高校院所和平台之间的人才双向流动,并以能力、业绩、贡献为主要标准的评价导向,采用年薪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等方式,提高对高水平创新人才的集聚和吸引能力。
《意见》指出,功能型平台的财政资助资金由市、区两级共同安排,试点“机构式资助”方式,进一步扩大经费的自主使用权,在平台逐渐步入正轨并盈利后,财政资金投入将逐步“退坡”。
以微技术工业研究院为例,随着该院8英寸“超越摩尔”研发中试线上线,市场订单源源而来,市财政局局长金为民表示,随着该院自身“造血”能力不断加强,财政资金扶持将逐步减少。
功能型平台遴选不靠申报靠“策划”
截至目前,上海已经启动六个功能型平台,分别是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类脑芯片与片上智能系统创新平台、石墨烯产业技术功能型平台、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功能型平台、上海临港智能制造研究院和集成电路产业创新服务功能型平台。今年上海将在此基础上,力争再启动十个功能型平台。
寿子琪表示,功能型平台遴选不采用以往的申报机制,而是从顶层设计出发,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上海优势产业,后后续平台遴选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上海已经聚集了一批光子科学的大型科学装置,光子科学有望成为下一个平台建设方向,对于上海已有的121家市级重点实验室、279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79家、208家专业技术服务平台等机构,也将进一步整合资源,促使其成为提升本市科技创新能力、繁荣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在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中切实发挥“四梁八柱”的重要作用。(文汇报记者 沈湫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