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7时18分,北斗三号工程第三、第四颗组网卫星成功发射,打响了2018年的“开门红”。今年,还将有6颗他们研制的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简称“小卫星”)北斗导航卫星团队的“战斗力”令人惊叹。
同样令人惊叹的,还有他们的年轻与朝气。这支团队,平均年龄只有31岁,其中60%的成员是“80后”,23%是“90后”。
用北斗卫星总设计师林宝军的话说,团队中许多人跳个槽,就能拿到比现在多两三倍的收入。但“三十而立”的他们,把事业当作兴趣,用成就感克服疲惫,撑起了中国北斗“半边天”。
“北斗”实现人生价值
32岁的孔陈杰,已称得上这支北斗研发团队的“老大哥”。在北斗研发团队里,他有个响亮的称号:最后离开的“勇士”——他要在“负一小时”倒计时响起时, “钻”进整流罩,拔掉给卫星充电的插头,才能离开发射塔架。
从2015年起,孔陈杰就承担了北斗导航卫星这“最后一拔”的任务。但这次, “小卫星”团队首次尝试北斗卫星“一箭双星”发射,对他来说又有不同的挑战。不过,孔陈杰对此已胸有成竹。他说:“几年前第一次执行任务的时候心理压力特别大,晚上睡觉也老想着这事。现在已经轻车熟路了。”
给孔陈杰下达“拔插头”指令的,是87年出生、更年轻的综合测试分系统副主任设计师王亚宾。这是他第一次站在卫星的指挥岗上。“如果口令不清楚或者有失误,会造成不可挽救的影响。”王亚宾说,“但既然团队给了我信任,我就有责任去承担起这份工作。”
2012年,王亚宾从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毕业。品学兼优的他,有很多高薪的就业选择,但他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小卫星”——因为北斗是他的信仰与情怀。
研究生期间,他曾上过一门专业课——“GPS原理与技术”,从那时起,他就对导航领域充满了兴趣,并决心投身北斗建设。
然而,踏上工作岗位后,他马上感受到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一心想从事卫星总体设计的王亚宾,被安排到了综合测试岗位,负责全寿命周期的测试,相当于卫星的“体检医生”。
好在经过一段时间调整,王亚宾很快在新的领域找到了乐趣。他说,如今看着凝聚着自己心血的北斗卫星冲上云霄,他的人生价值也因为北斗而实现。
实现创新就要有容错的心态
“为什么这些年轻人能在3年时间里完成首发星的所有工作?我觉得,关键在于他们把事业当作兴趣来做。”林宝军感慨道,很多年轻人把北斗卫星当成了自己的孩子。
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当火箭上保护卫星的整流罩即将合上时,有的科研人员甚至留下了眼泪。这两颗卫星的研制凝聚了团队太多心血,他们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夜。
有了兴趣和激情,便支撑起了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的无数创新。林宝军告诉记者,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首发星采用了165项新技术,占比超过70%,而航天领域一般卫星上采用新技术的比例不会超过30%。这些创新,很多都是靠年轻人大胆尝试出来的。 “当然,要实现创新,也要有容错的心态,要允许孩子们犯错。”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院长于英杰说,“小卫星的团队文化一直是积极鼓励年轻人的创新想法。错了不要紧,能从错误中有所收获,就错得有价值。”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摄:袁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