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审项目20进10,展示、表演、拉票,拉拉队攻势、VCR攻势、现身说法攻势——12月4日下午,静安区社区治理十大创新项目在激烈“厮杀”中诞生。紧张热闹的现场终审会,展示了静安区基层一线社区治理创新的探索实践。
“我今年82岁,倒了40多年马桶,直到半年以前社区给我们搞了个一平方米的卫生间,现在请客人到家里再也不纠结了,真是小厕所连着大民生。”——静安寺街道的项目团队请来老城厢居民,讲述“一平方米的幸福”。
“两年,累计使用资金156.23万元,实施惠民项目6大类73个,培育自治团队148支,惠及社区群众1.4万余人。”——宝山路街道的项目陈述人放出一组数据,展示街道设立的“社区营造基金”如何推动社区自治。
“社区事务受理中心成立这么多年,我们率先运用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理论,借助互联网、大数据手段制定社工绩效考核办法,解决了干多干少一个样的问题。”——临汾街道的项目团队,“技术解析”了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员工如何胜任195项业务的无缝切换和高效服务。
今年5月,静安区社区治理十大创新项目评选活动启动,各街道(镇)、各居委会积极响应,申报了87个项目项目。经过项目初审、微信投票、专家论证等环节,20个创新项目进入终审,在终审现场,通过项目展示、问答说明、评委投票等环节,“静安区社区治理十大创新项目”和“静安区社区治理十大优秀项目”终于出炉,为历时6个月的评选活动画上句号。
社会治理,多元参与。创新项目的申报主体包括区部门、街道(镇)、居委会、社会组织、社区单位、群众团队、社区居民等等,从政府到社会、从机构到个人,显示了静安区社区治理的多元化特色。
创新项目的实施内容涉及基层党建、社区服务、共治自治、自组织培育、社区教育发展等各方面,从中可以看到,“社区治理”的内涵是丰富的、多维的,社区治理创新的“出发点”和“触发点”也存在非常多的可能。
从项目实施途径来看,传统群众工作方法和现代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有效结合,社区治理的智能化、高效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这也符合上海城市社区治理的发展方向。传统群众工作方法,帮助社区工作者聚焦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技术,帮助社区工作者科学、高效地应对上海社区发展中的新问题。
静安区民政局、区社建办表示,今年该区首次举办社区治理十大创新项目, 相关部门将加强总结、梳理、提炼,持续不断鼓励社区治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