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东门:老字号和优秀历史建筑
下车看什么?老房子
电车过了小南门,再往前开,就到了大东门。大东门原名朝宗门,是当时老城厢的水门。肇家浜的河水流经大东门,经里郎家桥、外郎家桥、龙德桥、里关桥、大关桥,流入黄浦江。1915年水道填平,名为白渡路。
由于大东门是浦东菜农进入浦西的第一站,时间一长就出现了许多蔬菜摊贩,逐渐在紫霞路外郎桥家一带,形成了上海最早的马路菜市场。紫霞路菜场的出现,在周边又开出了许多商铺,最出名的要数毛家路上的老牌酱园冯万通,狭长的店堂里有长长的柜台,山墙上大大的“酱”字,足有二层楼高。
在大东门老城厢内,复兴东路旁边的金坛路上,有一片式样、结构、层数都不一样的40多幢民宅,有的具有现代派风格,装饰精美,有的比较简约,装饰简洁。因这一批建筑体现了沪上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建筑发展特点,被列入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
从中华路复兴东路向北不远,有座三层楼高,外加一个塔楼的大厦,是一座具有折衷主义风格、巴洛克细部特征的钢筋混凝土大楼,由糖业南北货业领袖裘养志、凌励成于1924年发起建造完工。初为联市联谊会大楼,1932年改为糖业南北货同业联合市场,1942年在此创办过联市补习夜校、联市流通图书馆等,曾是上海地下党重要活动场所。
小东门:商贾汇集之地
下车看什么?十六铺码头、城隍庙
小东门原称宝带门,站点在环城线上也算大站,因为站的东面就是十六铺码头及对江轮渡站,四周还设了多条公交线路。
小东门的北面是人民路第一小学,附近的孩子一茬茬都在这儿念书,老师与家长都很熟识。小学校的边上是一家名为“沪南”的电影院,这家建造于1929年的大戏院,曾先后冠名为“东南”与“银都”,五十年代解放妇女劳动力时,成为唯一一家由妇女管理的影院。据说电影院也是头轮影院,每有新片,它与南京路上的大光明会同一时间放映。
小东门的西面,穿过方浜路不远,就是名闻遐迩的城隍庙。这里的上海老街重现了童涵春、老同盛、吴良材、万有全、裘天宝、老上海茶馆、德顺酒菜馆、春风得意楼等百年老店。
新开河:古城公园里的古迹
下车看什么?古城公园、古建筑
11路电车从小东门由南向北开去,是新开河站,即原来的新东门,又称福佑门。这里也是古城公园的入口之一。
从车内向西看去,在丹凤路人民路的交汇处,曾耸立过一幢形态恢宏、气度雍容的钢砼结构的褐色五层欧式大厦。大厦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地基即是原城墙的丹凤楼,当时是由荣氏创立的华裔面粉交易所。
在古城公园的深处,保留着沪南钱业会所的古建筑。这座建于134年前清光绪九年上海最早的钱业公所,为三进式院落,又称“集益堂”,当时为入会钱庄祭祀与议事的场所。据介绍,公所原址在大东门附近,2002年迁址重建,为古城公园的“古”,增添了不少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