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上海市代表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上海厅举行全团会议,向中外媒体开放。陈正宝摄
本报北京10月19日专电 (特派记者钱蓓 首席记者顾一琼) 上海市代表团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上海厅举行的全团会议向中外媒体开放,并接受中外媒体记者采访提问。韩正代表、应勇代表参加并回答记者提问。
下午刚过两点,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路透社、金融时报、读卖新闻、凤凰卫视、澳亚卫视等80余家媒体的100多名记者就陆续来到上海厅,“长枪短炮”架设器械,占据有利位置,争取提问机会。
会议在下午三点半开始,周波、翁祖亮、马春雷、王曦、王为人、李跃旗、谷好好、金东寒等八位代表先后在会上发言,中外记者进行了旁听。
代表讨论结束后,进入记者提问时间。新华社记者提问韩正代表:“作为一座超大城市的管理者,您对上海的许多数字烂熟于心。过去五年上海让您最高兴的数字是什么? 最担心的数字又是什么? 我们最可期待的关于上海的数字又是什么?”韩正回答,作为城市管理者,特别是一座国际化超大城市的管理者,最高兴的一定是人民群众有很强的幸福感、有很高的满意度。对于过去五年上海各方面的发展,人民群众是满意的。
韩正表示,我们最担心的是安全。安全面前不能有丝毫懈怠,安全永无止境。在一座拥有2400万常住人口、流动人口超过500万的城市,安全是我们最关心的也最担心的问题。现在我们把消除安全隐患作为日常工作中天天要想的重点,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他还表示,最为期待的,是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综合实力、软实力进一步提升,上海市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中央电视台记者提问,未来五年上海继续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关键是什么? 韩正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进入新时代,当好排头兵、先行者又有新要求,这对于上海各级领导干部来说,是全新课题。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这是关系全局、历史性的变化。面对变化,我们应当在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基础上,集中精力着力解决那些不协调、不充分的问题。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要坚定创新发展,还要实施好人才战略。此外,面对不协调、不充分的新矛盾,我们要着力补好短板。
韩正还就规范领导干部亲属经商办企业行为、筹划建立自由贸易港、台湾年轻人来沪发展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在回答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关于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提问时,应勇代表说,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对上海提出要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的要求,这既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也是事关上海未来、对上海发展至关重要的工作。科创中心建设的基础,是营造更好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氛围,核心是人才。上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人才、渴求人才。这两年我们出台了人才新政“20条”“30条”,但人才政策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还要适时推出有针对性的、更好的人才政策,建设人才高地,服务科创中心建设。
应勇还就提振实体经济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