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钱蓓
开栏的话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今起在北京召开。本报即日起推出“满满获得感 美好新向往”栏目,回望过去五年上海人家收获的满满幸福感,记录广大人民群众对未来三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向往。
党代表感言
宝山区委书记汪泓代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
像上海这样的特大型城市,治理要实现绣花般精细,必须有长期作战的准备,持续用力,不断深化。宝山区社区形态复杂多样、基础条件不同、群众需求多元,我们要立足基层、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在补短板、破瓶颈、攻难事、解难题的精细实践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在此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动员广大基层党组织、党员群众齐上阵,也赢得了群众的纷纷点赞。
老钟是“五违四必”整治的当事人和受益者。他拆掉了20年来搭造的200平方米违法建筑,让自己和社区收获了全新的生活环境;他向往着,他的小区、他的城市能在这场环境综合整治之后成为更有魅力的地方,让大家住得更舒畅。
九间房子,200平方米违法搭建。
“钟师傅,全线推倒了哦?”
“全线推倒。”
钟宝兴20年燕子筑巢一样搭起来的违法建筑,三天内彻底拆除。
“搭违大户”先路一开,整个小区有样学样,该拆的全拆了。今年,宝山区吴淞街道对60多个2000年以前建成的住宅小区进行综合治理,这是该工业配套居住区几十年来第一次开展彻底“大扫除”;到今年8月28日,从60多个住宅小区清理出8000吨垃圾,这还不包括拆违产生的建筑垃圾。
小区最“壮观”的违建
吴淞街道七成左右住宅是老公房,绝大部分建于上世纪宝山地区工业昌盛时期。老钟家所在的二纺居民区就是典型的工人住宅小区,低层楼房,楼间距大,房与房、楼与楼之间塞满违法建筑。老钟住在33号楼101室,房子隔壁有一块空地,他在这里造出了小区最“壮观”的违建:天井正对空地的一侧破墙开了一扇小门,20多年前,他在门洞外面圈了几平方米空间作为私用,后来地越圈越大,搭出九间房子。“搭房子也是没办法,工人住宅房型缺陷很多。”老钟带记者走进家中,从天井小门朝里,一大一小两个房间排成长条形,厨卫也是狭长的,在里面转身有些局促,没有客厅。
老钟一家三口,儿子住小房间,夫妻俩住大房间,床边挂上一道帘子,帘子外面摆上一张沙发,就算隔出了起居室。老钟母亲在世时,老人住小房间,夫妻俩和儿子睡大房间,两张床用帘子隔开,“一开始搭房子只想稍微腾点地方,请朋友喝喝茶、吃点便饭小酒。搭起来了以后嘛,自己弄个工具间,朋友又来寄放点东西,于是越堆越多,越弄越大。”
居民的“9073心态”
吴淞街道党工委书记张未劼介绍,吴淞地区过去从没对住宅小区做过大规模整治,老公房房龄一年年增长,设施老化,违搭堆积,隐患不断滋长。街道排查了60多个2000年以前建成的居民区,统计出违法搭建2.1万平方米,破墙开门、天井开门1500多处,二楼以上违法建筑3000多处,“不出事还好,一出事不可想象。”吴淞街道想做的事情上海各处都在做,最近两年“五违四必”区域环境综合整治一直是各区各街镇的重点任务。“大形势”老钟不是不知道,但他心有不甘。街道和居委会干部一趟趟上门、一次次打电话,“钟师傅,来谈谈好伐?”老钟把门一锁,“没空。”他心里想,“知道你要来拆我房子,我还睬你?”基层工作者知道居民心态,“违搭不占理,大家心里都有数,拆不拆互相也都看风向。九成居民随大流,大约7%的人确有困难,约3%是比较强硬的反对者。”吴淞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赵元尤分析,“关键是要说服那最后3%的人,也要为困难人群做好安排。”工作人员态度客气又软磨硬泡,终于有些话说到老钟心里去了———居民区书记问他:“老钟你想过吗,这块地方你已经免费享受了20年了。”
“也有道理,人不能太自私。”老钟的抵触情绪慢慢缓解,最后答应配合拆违。有意思的是,搭房子的时候他自认“光明正大”,拆房子时他又肯定了自己的思想觉悟,“我现在是拆违先锋!”
从车棚中“挤”出人行步道
“拆”出来的私人地盘变成了公共空间。“街道希望改善小区设施,像是改造绿化、增加停车位、增设残疾人坡道、道路黑化、底层围档等等。”上海光华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吴俊说,“几十个小区,面积大的14万平方米,小的1万平方米都不到。我们用一个多月跑遍所有小区,为每个小区设计了一套方案。”
永清二村小区正对大门的主干道宽度只够一辆车子通行,居民提出拓宽道路,留出人行空间;但路面一侧是跟主干道平行的非机动车车棚,另一侧是绿化和楼房,轻易动不了。设计师一看现场,觉得改造自行车棚,把封闭式棚顶和墙面改得通透,墙内侧增加一条人行步道,既不影响停车,还能美化车棚。
“设计师很有办法,一下子在预算范围内解决了问题。”张未劼是看着账本做“一号工程”的,“街道财力有限,满打满算,每平方米改造经费只有50元。但是,钱都花在了刀刃上———小区居民能在拆违中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