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昨在浦东民生码头八万吨筒仓建筑体及周边开放空间拉开帷幕。展览由四大主题展和12个特展共约200个展项组成。本报记者叶辰亮摄
■本报记者 童薇菁
以“连接thisCONNECTION———共享未来的公共空间”为主题的2017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昨在浦东民生码头八万吨筒仓建筑体及周边开放空间拉开帷幕。展览由四大主题展和12个特展共约200个展项组成,至明年1月15日,免费对市民开放。
由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教授斯坦法诺·博埃里、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李翔宁、策展人方振宁领衔的策展团队,邀请涵盖全球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规划师、建筑师、艺术家,将国际智慧城市发展经验和重要的公共艺术作品呈现给上海观众,同时通过论坛等交流活动,探讨上海城市发展相关议题。
展览兼具国际视野和探索价值。“巴塞罗那:城市群大都会”“流动的历史:想象和现实中的泰晤士河”“当代中国的多元建筑实践”“与水共生:世界优秀水岸空间案例展”以及汇集27位建筑师作品的“建造当代的文化图景”展等,从空间与传媒、传承与创新、艺术与公众等不同角度,对城市发展进行探索与想象。筒仓七楼,是以上海都市范本为主题的一系列展览,让参观者得以从这座“老建筑、新地标”中更加深入地了解上海的历史,思考未来上海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方向。
除主展览之外,2017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还将在全市范围内开设八个实践案例展、六个联合展以及多场交流和其他公众活动。
相关链接
八万吨筒仓:从粮仓到秀场
■本报记者 史博臻
黄浦江东岸的民生码头已逾百年历史,坐落其中的庞然大物———八万吨筒仓,由30个大筒组成长140米、高48米连续而厚重的立面,气势磅礴。它曾顶着“亚洲最大粮仓”的烫金名头,现在是上海市文物保护建筑、重要的工业遗产。它在多年废弃不用之后,昨天以2017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主展场的身份重回公众视野。担任一期改造设计工作的是建筑师柳亦春,曾设计过徐汇滨江龙美术馆等基于工业遗产改造的建筑。
有人以为八万吨筒仓历史悠远,其实不然。它建造于1995年,散发着与大上海摩登感具有一定反差的粗放气场,因此而独特。在柳亦春看来,今昔的粮食储存方式截然不同,以后再难见到像筒仓这样独特的工业建筑,其保留的意义正在于如此。八万吨筒仓是在“改造性再利用”原则下的一次积极尝试,对待工业遗产的修缮和保护,更应在延续和保护其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的基础上,演绎新的内涵。
改造的最大亮点是在10个巨大筒仓外立面搭建了一组外挂自动扶梯,游人可从三层直接乘坐扶梯前往顶层展厅,途中能将黄浦江及整个民生码头的壮丽景观尽收眼底。这座户外扶梯以轻盈简约的形式,低姿态地融入筒仓建筑,既满足交通等建筑功能需求,又成为观景的最佳去处,同时也让人感受到建筑重新利用后所注入的新能量。外挂扶梯的底部,还邀请了艺术家一起合作,利用独特的不锈钢板拓片,将江边码头的粗粝肌理拓至镜面不锈钢上,作为外挂扶梯的底面装饰,也倒映着民生码头周围的景象。为满足交通需求,筒仓内设四部疏散楼梯,筒仓与辅楼缝隙中增设中庭与自动扶梯。除此之外,筒仓本身几乎不做任何改动,尽可能保留原貌。
以此为契机,未来民生码头地区将不断推进工业遗存的保护性开发,在充分挖掘和展示城市历史文脉的同时,结合地区更新,构建一个以艺术展览、艺术品展示交易、文化演艺、创意设计、精品酒店等为主导功能的公共活动区域,形成具有地带性特征和引领区域文化的综合体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