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网讯 上海社会科学院于10月10日举办《新闻与传播学国际理论前沿》发布研讨会,该书是《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国际理论前沿丛书》的重要成果之一。
发布会上进行了《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下的新闻传播理论研究》的主题发布和《中国语境下的新闻创新》、《城市传播研究:理论、实践及关键概念》的分主题发布。
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于信汇出席发布会并讲话,新闻研究所所长强荧致辞并进行主题发布。《文汇报》总编辑郑逸文、《解放日报》党委副书记周智强、《新闻记者》主编刘鹏、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谢静对新书发布进行了点评。发布会由新闻研究所吕鹏副研究员主持。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于信汇对新闻研究所这几年的快速发展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新闻与传播学国际理论前沿》是上海社科院2014年启动的创新工程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体现出创新性和前瞻性。今后如何充分运用好现有的学术资源,更好地开展交叉研究,是新闻所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他希望新闻所能在创新工程建设中多出精品、多出人才。
强荧所长介绍了《新闻与传播学国际理论前沿》的整体情况及特色,该书共分为11章,对“后媒介时代”新闻创新、城市传播、社会化媒体、国际传播、移动出版、媒介素养等领域的国内外最新理论成果和研究方法进行了梳理研究,力图体现前沿性、指导性等原则。强荧所长强调,新闻传播研究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历经新闻传播实践检验和理论发展深化,具有无穷的生命力,是新闻传播理论研究的“定盘星”。新闻研究所将以《新闻与传播学国际理论前沿》发布为新起点,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探索新时期中国新闻传播的经验、现象和规律,使新闻传播理论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推动学科建设和智库建设更上新台阶。
《文汇报》总编辑郑逸文对上海社科院新闻研究所这几年取得的学术成果表示赞赏,并对当前新闻传播研究领域的一些现象进行思考,指出新闻传播研究需要理论创新,应该充分借鉴国际上重要的有影响力的学者的论述,来进行对比分析和理论总结。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来指导新闻传播研究和实践不断创新。这本书构建了非常好的学术框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解放日报》党委副书记周智强指出,上海社科院新闻研究所这几年密切追踪网络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学术研究成果非常突出,同时对于新闻传播实践的指导作用也越来越显著。这本书针对当前新闻传播领域一些前沿性的重大问题,提出了新见解、新思考,尽管是编著性研究成果,但对国际上重大的理论动向、理论成果予以关注并进行二次创新,对于当前网络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上海社科院新闻研究所白红义副研究员、董倩博士分别作了题为《中国语境下的新闻创新》和《城市传播研究:理论、实践及关键概念》的发布,由《新闻记者》主编刘鹏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谢静教授进行了点评。刘鹏主编指出,这是一部在新闻传播学科更加细致、深入地挖掘思想、趋势及亮点的著作,对于每一位学人、每一位业界关注理论的工作者来说,都非常有帮助,新闻创新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谢静教授指出,新闻传播理论应该充分借鉴其它学科的成果,并展开对话与合作。城市传播的创新性主要在于提供了一些新的研究视角,如借助物质性、关系性的视角,得以突破传播学研究中比较多的关注符号、信息以及线性层面的内容,重新审视一系列作为现有研究基础的二元对立,比如物质与精神、城市与乡村等,所以有理论创新价值。
最后,上海社会科学院宣传部部长、创新办主任汤蕴懿对创新工程国际理论前沿丛书的编撰出版工作及相关经验作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