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谷苗
即将迎来综合改造的上海游泳馆,是奥运冠军吴敏霞梦开始的地方。1991年,那个爱玩水的6岁小囡在这里与跳水结缘,写下一段传奇的开篇。廿五载跳水生涯,吴敏霞执着坚守挚爱的事业,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追求梦想的心始终如一。如今,已经带着五枚奥运会金牌辉煌谢幕的她,有了上海市体育局团委副书记、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电视解说嘉宾等诸多新的身份,但只要有时间,她还是会回“家”看看。在师弟师妹们的身上,她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也为他们带去榜样的力量。
“虽然告别了运动生涯,但对跳水的热爱和作为体育人的使命,都会一直延续下去。”刚刚开启“第二人生”,吴敏霞还在寻找最合适的转型方向,但在传承体育精神、推动体育事业发展的舞台上,始终有她义不容辞的身影。
25年“任性”追梦,书写奥运五金传奇
6岁学习跳水,10岁进入上海队,13岁身披国家队战袍,四战奥运五度折桂,七枚奥运奖牌高居中国运动员首位。正如吴敏霞自己所言,这并非一串冰冷的数字,而是她的全部青春。
从1991年到2016年,这位一向低调内敛的上海姑娘,以非凡的韧性诠释着水滴石穿的力量。面对艰苦的训练、难缠的伤病,以及远离家人的思念和困境中闪过脑海的自我怀疑,她一次次选择了咬牙坚持。“决定都是自己做的,既然做了选择,就必须有勇气有毅力,执着地向着梦想走下去。”正是凭着这份不懈的坚持,身体条件并不占优、甚至一度被认定“不适合当运动员”的她,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传奇。
其实,早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落幕时,已经拥有两枚奥运会双人三米板金牌的吴敏霞就曾萌生退役的念头。然而,心中对于单人项目奥运金牌的渴望,支撑着她又拼了四年。
2012年圆梦伦敦之后,急流勇退似乎成为合情合理之选。但吴敏霞几经思考与挣扎,最终还是将里约奥运会列入自己的人生计划,把挑战极限定为运动生涯的终极目标。
“我就是一个比较执着的人。如果做一件事,自己没有真正达到极限,就不想轻易放弃。”吴敏霞坦言,以31岁“高龄”征战里约奥运是一次“任性”的决定,“中国跳水运动员里,没人在这个年纪站上过奥运舞台。既然有机会去突破,就决定挑战自己,希望创造属于我的奇迹。”
“任性”选择重新出发,意味着又一个四年与伤病斗争、与苦练相伴。吴敏霞将所有的伤痛都自我消化,“伤病其实很多,大部分时候只有队医和教练知道。我想让大家看到更好的我,也希望给队友做表率,所以尽可能自己去克服,表现出最好的状态。”为了避免伤病累积,过去几年,她不得不每天花上比队友更多的时间进行康复治疗。因伤病落下的训练,她独自加练补课,一遍遍重复同一个动作,甚至有些“钻牛角尖”。
直到站上里约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从不高调表露心意的吴敏霞,终于说出了那句“我还是挺伟大”的真挚感言。作为中国跳水队的“掌门人”,领队周继红也代表全队送上由衷的称赞和祝福:“面对那么多的伤病,一路走来历经艰辛。我们为吴敏霞骄傲,她配得上‘伟大’两个字。”
转身不离“圆心”,助力体育事业发展
去年末,吴敏霞含泪宣布退役,正式告别朝夕相处25年的跳板和泳池。“多希望自己年轻几岁,还能继续在心爱的舞台上展现自己,代表国家参加比赛。”她说,“但真的很抱歉,各方面已达极限,我坚持到了不能再坚持的时候。”
离开跳板的日子,吴敏霞并不急于为自己的未来划定坐标,而是不断探新尝试,回到校园“充电”,寻找最适合自己的“第二人生”。但一切尝试,依然离不开体育这个“圆心”,因为情怀,更因为一份使命和责任。“我始终都是体育人。”她表示,“以前只是专注于努力训练,在比赛中为国争光,今后会把更多的关注与精力放在充实自己和助力体育事业的发展上。”
自2015年起就担任上海市体育局团委副书记的吴敏霞,在退役后有了更多的时间投入共青团工作。在这片充满朝气的大舞台上,她尽自己所能参与和丰富团员青年活动,积极传播体育正能量。“身份的变化带来的是责任的变化。作为团委副书记,首先要做好榜样,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告诉青年运动员什么是应该倡导的价值观。”她希望以亲身经历,带给青年运动员更多精神上的激励,“有梦想才会去努力。通过引导,让他们对未来满怀憧憬,为上海体育事业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告别了竞技体育的舞台,吴敏霞频频现身全民健身活动,以明星“大使”的身份带动更多人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动体育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市民。她呼吁更多市民一起参与体育锻炼,尤其关注青少年的运动和健康,“家长们在注重孩子学习的同时,应该让适当的体育锻炼成为青少年从小养成的习惯。”
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吴敏霞的肩上又多了一份责任。“这是肯定与信任,也是对我的一种期盼。”对于如何履行好这份职责,她已经有了自己的设想。“上海提出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目标,上海体育也通过政府、社会、市场‘三轮驱动’,探索出不少新的发展成果。作为体育人,未来我还是会从体育方面更多地展开调研、提出建议,为提高人民身体素质、提升市民幸福指数,发挥体育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