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一些欧洲国家提出停止销售燃油车计划后,中国也将这一计划提上日程。近日,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已启动研究传统燃油车的退出时间表,同时备受关注的“双积分”政策也即将发布。
双积分政策延迟实施的可能性很大
在天津泰达论坛上,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一些国家已经制订了停止生产销售传统能源汽车的时间表,目前工信部也启动了相关研究,也将会同相关部门制定我国的时间表,此外,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双积分管理办法,近期即将发布实施。”
目前不少国家调整发展战略,在新能源、智能网联产业加快布局,抢占新一轮制高点。中国也在加速布局,不过影响汽车行业的双积分政策却迟迟不见下文,近期双积分政策或将推迟一年实施的消息在业内流传开来。
尽管相关部门未予以确认,但也并未公开否认。多位业内资深人士表示,双积分政策延迟实施的可能性很大。
9月10日,一位资深业内人士表示:“面对即将到来的双积分政策,国内大部分企业准备并不充分是事实,但现在讨论是否延迟的意义已经不大,关键在于自主车企该如何应对政策带来的市场变化。”
双积分政策何时实施之所以有如此多的争议,主要原因在于双积分政策正式出台,很可能改变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
上述人士表示:“双积分政策制定的深层次含义在于,淘汰一部分企业,用合资来反哺自主,摆脱国内车企对补贴政策的依赖。但一旦延迟,随之产生新一轮的合资潮将形成不好的趋势,弱势的中方企业被外资所欢迎,有可能导致‘劣币驱逐良币’。”
事实上,由于双积分政策的压力,原有的合资体系正不断被打破,外资企业与中方企业合作研发纯电动汽车的愿望越发强烈,如大众与江淮,福特与众泰先后建立新的合资公司。
新能源汽车扶持力度不会断档
目前业内普遍认为,双积分政策中的平均油耗积分按计划于2018年实施,新能源汽车积分政策将延后至2019年开始实施。两种积分主要区别之一在于,油耗正积分允许结转和在关联企业转让,新能源正积分允许自由交易,不能结转。
相比之下,新能源积分对企业影响更大。从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来看,比亚迪和北汽新能源在双积分政策实施后可以产生大量正积分,而以长城汽车代表自主车企和大部分合资企业,短期内将可能产生大量负积分。
如果双积分正常实施,部分自主车企可以从跨国企业获取大量资金,从而让技术进一步获得提升,但若延迟实施,虽然给予部分国内央企“喘息”时间,但外资企业新能源产品也相继到位,导致自主民营企业会逐步丧失市场先机。
对此,上述人士表示:“相关政府制定政策不得不从全局考虑,但双积分政策的‘放水’,对自主车企长远发展是不利的,原因在于现阶段自主企业在品牌、质量上仍与外资企业存在差距,消费者在升级换购时仍会优先考虑外资企业产品。”
事实上,自去年新能源汽车骗补事件爆发以来,本土企业已经逐步认识到单靠政策补贴是无法持续发展的,必须摆脱对政策的依赖。
在本次论坛中,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副司长宋秋玲坦言:“消费补贴政策的初衷是培育市场,但长期执行消费补贴,政府不仅背上负担,企业也容易患上依赖症,行业容易出现低水平的盲目扩张,形成产能过剩。”
同时,她表示:“目前补贴的退坡政策已经明确,在落实好现有政策的同时,我们将积极配合工信等有关部门加快新能源积分交易市场化机理和实施。确保财政补贴政策退出之后,新能源汽车扶持力度不会断档。”
停售燃油车实施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我国目前确有及早制定传统燃油车退出时间表的“压力”,这个压力首先来自《巴黎协定》。此前,多个欧洲国家宣布全面禁售燃油车时间表,既是为了清洁空气,也是为了履行根据《巴黎协定》所承诺的相关义务。2015年12月,法国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一致通过了《巴黎协定》,与会各国政府承诺逐渐淘汰化石燃料,转而使用干净的能源,以避免全球气温继续上升。
我国制定传统燃油车退出时间表的主要压力,还是来自于内部需求,来自于人民群众改善空气质量的迫切要求。我国空气质量尤其是大城市空气质量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汽车尾气排放。近年来,在雾霾严重的重污染天气中,机动车尾气排放一直是各地主要污染来源之一。尽早制定传统燃油车退出时间表,有利于不断减少使用汽柴油,这无疑将利好正在持续推进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所谓停止销售燃油车,意味着届时所有新款上市车型,都将为纯电动或混合动力车,这的确不是一件小事。当然,对于消费者而言,也不必过分担忧自家车辆的使用问题。首先,即使停售燃油车的时间表制定出来,其实施也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其次,禁售传统燃油车并不意味着禁止使用,也就是说,届时已出售的燃油车还是可以合法上路的。因此,对于我国启动研究传统燃油车退出时间表的消息,消费者不必惊慌。
盘点各国燃油汽车“禁售时间表”
最近一段时间,法国、德国、荷兰、英国等国相继发布了禁售燃油汽车的时间表,时间节点大多是在2025到2040年之间。这样,在这些国家,燃油汽车的生产彻底成为历史似乎指日可待。那么,情况真的如此乐观吗?
德国:政府与汽车制造商反复谈判与妥协
说起欧洲的汽车生产大国,人们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德国。根据此前的媒体报道,德国联邦参议院通过决议,自2030年起新车只能为零排放汽车,禁止销售汽油车和柴油车。不过,其实在汽车减排方面,德国政府和汽车制造商还在反复地谈判和相互妥协。
据中新社报道,今年8月初和9月初,分别在柏林召开了两次由政府部门和企业界的磋商谈判:8月磋商结果是主要汽车企业负责人承诺将对国内的530多万辆柴油车采取软件升级、换车补贴等措施,降低其污染物排放;9月的谈判承诺,德国再投入5亿欧元用于空气污染治理。由此可以了解到,其实德国并没有承诺实质性的停止生产或者停止销售等釜底抽薪的举措。
日本:车企主动设置停售期限 政府重金给予用户补助
同样是汽车生产大国的日本,情况略有不同,即丰田等日本车企主动给自己设置了停售纯汽油车的期限。同时,为了鼓励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日本政府不惜重金,给予用户资金支持。
据《全球华语广播网》介绍,虽然目前还没有禁售的时间表,但日本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提出,到2030年,在日本国内市场新能源汽车销售量要占新车销售量的50%至70%,其中混合动力车占30%至40%,电动汽车占20%至30%,清洁柴油车占5%至10%,燃料电池车占3%。日本政府从1998年就开始实行对新能源汽车的鼓励和扶持政策,比如制定了环保汽车标准,并按照不同等级给予税收优惠。此后,日本还实行了新能源汽车补助金制度,例如售价约为42万元人民币的燃料电池车,其购买者可以获得高达12至15万元人民币的补助。
印度:禁售燃油汽车,暂且仅是“倡议”
目前看来,从政府层面主动给本国设置禁售燃油汽车时间表的国家,大多都集中在欧洲西部相对发达的区域。而近日有媒体报道称,饱受空气污染之苦的南亚国家——印度,也有望加入到燃油车“倒计时”的行列。情况果真如此吗?
新华社记者查证发现,目前这个说法还仅仅是一项“倡议”。
根据《印度时报》报道,在减少空气污染和石油消耗方面,印度政府提出了一些倡议。其中,比较著名的是2013年印度出台的《国家电动汽车任务计划2020》。这个计划是鼓励印度的汽车厂家生产电动汽车,其目标是到2020年时要生产600到700万辆的电动汽车。一位印度业内人士透露的最新消息称,有一家非常有影响力的政府智库草拟了一份报告,建议印度在2030年时全面实现车辆的电动化,即全面禁止以石油燃料为动力的车辆的销售。
印度的空气污染非常严重。联合国的一项数据调查显示,全球污染最严重的5个城市中,印度有4个城市都名列其中。另有一项数据透露,每年死于空气污染的印度人大概有120万人之多。
可想而知,印度政府必须要花大力气致力于倡导印度人购买电动汽车。
当然,这个举动也引发了一些批评之声。有人觉得,印度政府花了太多纳税人的钱来补贴电动汽车发展,这并不是一个务实的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