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民众在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外举行示威集会,声讨“三星太子”李在镕。视觉中国
李家成
8月25日,韩国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对三星商业帝国继承人李在镕副会长行贿案作出判决,贿赂、侵占资金等五项罪名成立,李在镕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
由于“贿赂罪”既是“崔顺实事件”的核心,又是前总统朴槿惠诸项嫌疑中量刑最重之处,所以具有重大政治和司法意义。因为证据和证人相似,对于行贿者和受贿者的法律判断不会不同。因此,这被视为朴槿惠弹劾案审判的预告片,将产生很大影响,作为受贿方的朴槿惠被判有罪的可能性变大。
批评者认为有“舆论审判”之嫌
李在镕即将步入“知天命”之年,在本是人生雄图大展之时却要锒铛入狱,不免让人慨叹其堪比韩剧的人生起伏。尽管三星集团的平时运营是由董事会、经营委员会来负责,但李在镕入狱仍会重创企业,导致三星集团“群龙无首”、股价暴跌,企业形象和运营都将面临危机。三星集团的重大战略决策将处于冻结状态,但李在镕仍可能在狱中遥控指挥公司。
韩国主流舆论认为,李在镕罪有应得,他确实卷入朴槿惠弹劾案之中,另一方面,跟文在寅政府打压大财阀的政策路线密切相关。韩国民众普遍认为大型家族财阀是腐败的根源,并阻碍了该国的民主、法治和进步,希望早日建立司法正义。而文在寅政府肯定将继续对大型家族财阀企业施压。
有人提出质疑称,此次国政垄断事件的审判实际上带有浓厚的“舆论审判”性质。司法部门以“被动贿赂”的荒唐理论,定了李在镕的罪。在宣判后,三星方面的辩护律师以强烈的激动语气对记者说:“对一审判决的法理判断和事实认定很难接受,因此将立即提起上诉。在重审中,对公诉事实将全部作无罪申辩。”
一般韩国嫌犯在一审中被判五年有期徒刑,如在二审中不出现追加证据,则有望减刑三到四年。并且,一审法官提到了有利的量刑要素,但并没有说。因此,在一审判决结束后,三星方面的律师团进行了紧急对策会议,谋求在二审中降低量刑乃至达到无罪。
“三五定律”是否复活成为焦点
在李在镕案的二审中是否会重新复活“三五定律”(或称“三五法则”),这将成为李在镕的“救命稻草”。“三五定律”是韩国法院在一审中将企业人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及以下,但在二审中,以“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的方式释放。事实上,通过这种“潜规则”释放出来的企业人士没过多久就被赦免、复职成为自由人的事例不在少数。
2006年,现代汽车集团总裁郑梦准因涉嫌筹集1000亿韩元秘密资金和贿赂797亿韩元等罪名被拘留。在被拘留61天后,他支付了10亿韩元的保证金,并获保释。之后郑梦准在一审中被判有期徒刑三年,在重审中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期五年执行。
同年,因涉嫌贪污数百亿韩元公款,斗山集团总裁一家被起诉。前名誉总裁朴容旿和前总裁朴容晟兄弟被判有期徒刑三年,缓期五年执行。三星电子总裁李健熙也因三星SDS附认证股权债券低价发行嫌疑被起诉,2009年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期五年执行,罚款1100亿韩元。有鉴于此,李在镕的量刑被缓期执行的可能性也会提高。
当然,批判仅适用于财阀总裁的“三五定律”的舆论日渐高涨,也出现过不正常运转的情况。从2009年大法院量刑委员会提出量刑标准以后,“三五定律”就开始发生变化。SK集团总裁崔泰源涉嫌贪污,在一审中被法庭拘留,直到2015年光复节特赦被释放为止,被判三年零三个月有期徒刑。CJ集团总裁李在贤也因逃税、贪污、渎职等罪名,于2013年被拘留起诉,并于2015年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零六个月,并在光复节得到赦免。
“政商勾结”深植韩国政治血脉
李在镕获刑再次引发了整个韩国社会对政商勾结丑闻的关注与反思。卷入“闺蜜干政门”的其他财阀将依次步其后尘而被绳之以法。韩国政商关系网逐渐大曝于天下。
韩国政商一体的传统由来已久,深深植根于韩国的政治血脉之中,已经成为韩国民众切齿痛恨的社会毒瘤。政界与商界之间的联系千丝万缕,利益输送避免不了。政客掌握权力,商人拥有财富,官商勾结,各取所需,基本垄断韩国的社会资源,严重损害了国民主权原则和经济民主化的宪法价值。
从政治层面看,韩国是总统制国家,总统独揽大权。由于韩国总统任期只有一届,不能连任,总统及其身边人会在政权末期产生一种阴暗心理:一手在握的大权,再不用就要过期作废了。并且,韩国政权轮替每五年一次,尤其是当保守阵营与进步阵营之间的政权更迭,总会引发对支持对方阵营的财阀势力的清算。
从经济层面看,韩国一直实行的是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体制。很多财阀深耕政界,与政界“联姻”,接近总统、依附权贵,倚仗权力的恩宠与保护享受特权,实际上是拥有官方背景的民营家族企业。一些政治情结浓厚的财阀更是踏足政界,自己变身权贵,上演着“商而优则仕”的跨界流动大戏。
不过,李在镕获刑使得其他财阀噤若寒蝉,轻易不敢为政权再提供资金,以免有非法之嫌。财阀有了拒绝政权要求的正当理由,李在镕获刑事件可以在短时间内震慑政商勾结。但政商勾结的痼疾很难完全根除。文在寅政府是否会使用雷霆手段推进财阀改革,剜除韩国政商勾结痼疾,打破财阀“犯罪-获刑-赦免-脱罪”的怪圈,值得进一步关注。(作者系辽宁大学转型国家经济政治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