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峰拍摄的北川地震纪念馆(邵峰供图)
■本报记者 史博臻
有人问:为什么建筑摄影照片上一般没有人,但建筑效果图上却往往画满了人?
一位建筑师回答:一是显示尺度;二是阐述功能;三是烘托氛围。
答案二可能是建筑投资方看重的;答案一大多是建筑师们喜欢做的,比如梁思成。林徽因曾抱怨早年在欧洲度蜜月时,梁思成没给她拍过几张好看的照片,人都特别小:“他是拿我当建筑标尺呢!”梁思成还故意让她爬上唐代斗拱拍照,显示唐代建筑有多雄伟。
而第三个答案,是建筑摄影师们需要考虑的。“一座漂亮的建筑当然令人震撼,但加上了灵动人物,更觉走心。”
邵峰,2004年起从事建筑摄影工作,在上海世博会园区建设期间曾任世博局总建筑师办公室官方摄影师,参与官方出版物的拍摄和编辑。创建工作室后,他独立完成了米兰世博会全部建筑影像、VR(虚拟现实)全景拍摄。圈子里评价他,别出心裁地把人物肖像融合进那些简洁的线条和色块之间,在他的建筑摄影里能看到更多的乐趣和生命力。
“生活在旅行箱里的人”
一般情况下,对建筑的表现有三种方式:模型、效果图、摄影作品,其中最贴近实际成品的要属摄影作品,所以各种建筑比赛中已鲜有效果图出没,而是选用摄影作品来一决高下。邵峰坦言,今年三四月份最忙,“建筑类报奖比较集中”。他也成为“生活在旅行箱里的人”,看他的朋友圈会发现他的活动大致以星期为周期,这周在深圳,下周就去了青岛,下下周又突然到了合肥。不过,这些正好可以说明,他和他的职业比大众想象的更抢手。
从业初期,邵峰跟着老师随城市建设的步伐从上海内环拍到中环再拍到外环,镜头摇过,时代叠加的景象尽收眼底———不仅有规划、建筑、园林这些崭新的当代文明景观,还有深刻嵌进历史文脉中的保护建筑,还有建筑改造、城市更新题材。渐渐地,这种“无声无息,淋漓尽致”的影像表达方式被越来越多建筑设计师崇尚和善用,作为自我宣传的一部分,促成了一众“未开先火”的网红建筑作品,建筑摄影师往往成了幕后英雄。
“建筑摄影创作的根基是帮助建筑师向大众传达设计理念和创意初衷。”邵峰认为,用相机将建筑空间和建筑师设计意图定格于方寸之中,为的是引起一些未曾亲历现场的普通观众的共鸣。基于多年从业经验,邵峰在拍摄之前,养成了和建筑师沟通的重要拍摄习惯,“对话建筑师就是在对话设计作品”。在与建筑师的沟通中,能探讨出设计的灵感和亮点、画面的哲学意义,务虚可以启发摄影师的想象力,而不是给拍摄命题设限。
不同的天气能表达出不同的情感
拍摄钟书阁的一组作品一度让邵峰小有名气,并与建筑师李想一直保持合作。生发于书店的阅读功能性,邵峰一开始就跟建筑师有言在先:“画面一定要加入人。”有了人的融入,画面才不会失衡。在闵行钟书阁,建筑师通过镜面为读者打造出一种英式教堂的空灵感,邵峰抓住这个点进行放大处理,镜面使整个空间非常戏剧化,人们阅读休憩之余,环顾四周,会产生一种特殊的玄妙体验,还能激发人与空间的互动———很多消费者到达后会自拍,之后就会分享,产生传播效应,所以钟书阁一开始是在社交媒体上火起来的。
专注于室外拍摄,几乎要“靠天吃饭”。邵峰认为,建筑是一道风景,太阳则是最好的灯光师。以前,人们常说建筑摄影分淡季、旺季,许多人会在阴、雾、雨、雪等恶劣天气条件下放弃拍摄,然而这种做法可能失去更有特点的拍摄机会。邵峰认为,不同的天气能表达出不同的情感,问题在于如何通过构图、透视和色彩的特点去体现当时的环境。例如,雾蒙蒙的环境可以通过前景强化画面层次感,阴天下雨也可能拍出格调不同的作品。
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一组作品,是他拍摄的北川地震纪念馆。这场灾难本就对邵峰触动太大,因此特意选择清明节拍摄,不仅是因为清明节的烟雨在客观上渲染了建筑气氛,更重要的是人与建筑主观上的频繁互动,会在这一天产生很多无法预设的可能,作为建筑摄影师的任务是捕捉这种感人的瞬间,而自己作为普通人能够亲临这里悼念逝者、寄托哀思,也了却了当年的夙愿。
拍遍米兰世博会全部场馆
米兰世博会期间,他花了整整一个月时间从早到晚泡在世博园区,并把这里视为“探索公共空间体验感的实验室”。巴西馆是米兰世博会最大的结构建筑体,在邵峰捕捉到的画面里,一张张结构索网编织出一个意想不到的空间形式,参观者在索网上行走、坐卧,下方是巴西各种经济作物,头顶是亚马逊雨林的嘤嘤晨韵,感官能量瞬间爆发。巴西馆所散发出的体验感的魅力,使之当之无愧地成为米兰世博会人气最高的展馆。
即便是同一个场馆,每一位摄影师的作品,都带着自身的个性和感悟。“如同钢琴家按照乐谱演奏是再创作,摄影师的快门也是再创作,是摄影师内心构建的场景与真实项目现场有机融合的庄严仪式,这是真正考验建筑摄影师摄影技术水平的关键时刻。”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