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启哲
近五千人的歌声犹在耳畔,网络直播观看人数几万人,27日晚上的闭幕式演出给第三届上海(浦东)沪剧艺术节画上圆满句号。昨天艺术节主题论坛举行,沪剧界老中青三代、戏剧界专家和其他剧种的同行汇聚一堂,围绕“‘上海的声音’在当代的传播弘扬”展开讨论。业界人士希望,沪剧能够借着上海沪剧艺术节的机制探索,进一步创新传播方式,集结业内外各方优势资源,为沪剧打造更广阔的、更有活力的展示平台。
不论来自东乡西乡最终还是要“还乡”
近年,不仅国有几家沪剧院团佳作频出,多部作品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不断壮大的基层民营剧团也能窥见沪剧当下发展的稳健势头。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戴平说:“上海有30多家民营沪剧团,其中有近20家十分活跃。这几年的沪剧艺术节上,都能看到他们的原创作品。”在她看来,量变带来质变,保持创作是沪剧发展的重要动力。
回溯沪剧的历史,由发源于浦东的“东乡调”与发源于松江的“西乡调”逐渐融合发展,演变而来。有专家认为,两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沪剧始终与上海这座城市共同发展,以开放的姿态,吸纳各艺术样式的优势,形成独具一格的地方剧种。不管是来自东乡,还是来自西乡,融合发展之后,最终还要“还乡”,回到孕育它的土地,寻找与本土文化相契合的精神特质与文化品格。
城市历史文脉不止影响沪剧一个剧种。上海京剧院院长单跃进感慨:“如今家喻户晓的现代京剧 《沙家浜》《红灯记》,都是根据沪剧改编而来。”而回顾两个戏曲剧种在上海的发展历程,他认为,上海这座都市不仅哺育了沪剧这个特有的地方剧种,也让京剧在这里呈现出新的面貌。京剧大师周信芳就在个别唱腔咬字上,融入了江南方言的特点,贴近了观众,也构成了他独树一帜的表演风格。
居安思危,乡音应有新的传播方式
近几年沪剧在剧场、基层都有不错的反响,给了业界人士不小的底气,有专家希望,接下来,要集结更多社会资源,致力于把沪剧打造成为可以进入主流文化消费的IP。
不过,好的市场反馈是机遇也是挑战。沪剧人不能只满足于资深剧迷的热烈追捧,要有危机意识。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艺术总监吴孝明认为,作为上海的本土剧种,要让剧种在当下发展传承,不能只满足于给喜欢听沪剧的人听沪剧,还要积极拓展传播模式和搭建更广阔平台,让更多还不知道、不了解沪剧的人有机会听到沪剧、喜欢沪剧。”他希望上海沪剧艺术节不只是沪剧演员与爱好者的节日,更要成为上海的节日。
更新的传播方式,是作为上海“乡音”的沪剧接下来应持续探索的重要课题。其中“沪语训练营”被与会专家频频提及。自2014年沪语训练营开班以来,汇集1.5万余名上海小囡。这些孩子的家长不少是“新上海人”,起初把孩子送到培训班,是抱着提升孩子沪语表达能力的初衷。没想到,孩子不仅成了家长的沪语老师,还成了拉着爸爸妈妈到剧场体验沪剧的“推广大使”。
深耕教育三年,上海沪剧院收获的不只是一大批娃娃观众,佼佼者更已站上舞台。27日晚闭幕式上,就有40名平均年龄六七岁的“小阿庆嫂”唱起《芦荡火种》中脍炙人口的《办喜事》。而在去年的沪剧《回望》中,训练营8岁学员毛珺宜与专业演员同台,奶声奶气但却十分道地的唱腔引起了观众阵阵的掌声。